那就再睡一會兒吧。
……最終當我爬起床時,距離公司打卡結束時間,只剩下二十分鐘。
我慌忙的起床,來不及洗漱,頂著油膩膩的臉和頭發沖到地鐵站,趕在最后一分鐘進了公司。
我饑腸轆轆,邋遢的模樣被女同事鄙視,卻暗自慶幸今天沒有遲到。
我全然忘記,自己本可以早早起床,鍛煉好身體,打扮的帥帥氣氣,美美的吃個早餐,然后悠閑的趕到公司。
再比如有許許多多的人,每天睡覺都很晚很晚,他們也知道晚睡都身體不好,不知多少次下定決心,今晚要早睡。
然而下定決心的大部分人,堅持不了三天。
他們大多數在翻來覆去睡不著后,偷偷的打開了手機,一直玩到比平時睡覺更晚的時間,然后才心懷罪惡的去睡覺。
除此之外,拖延癥在大眾里的表現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拖到最后再去完成作業、工作,比如辦了健身卡去不了三五次,比如……關于拖延癥,國內外有很多研究,也有許多專家針對如何治療拖延癥除數立著。
然而,真正能夠克服拖延癥,做到能夠自律的人,寥寥無幾。
不知有多少人,距離成功,只差克服拖延癥一步,卻是耗盡一生都沒能邁過去。
我好奇的問秦明。
“你那個有拖延癥的病人,很嚴重?”
秦明嗯了一聲。
“那個病人,是個寫小說的。”
寫小說的?
“網絡小說,了解嗎?”
這我還挺了解的,每天睡前都會看幾章更新。
“這個作者,拖延癥很厲害。”
“厲害到什么程度呢?”
“他每天睡前,都會暗暗下定決心,明天一定要早早的起床,然后碼字。”
“當然,他要是做到了,也就沒有拖延癥了。”
“他每天睜眼時,就已經是九點了,洗漱吃早飯結束,最少也就九點半了。”
“以他的碼字速度,午飯前應該能寫完一章,可一開電腦,他就忍不住的打開網頁,刷會兒微薄,再刷會兒知乎,刷完知乎不過癮,再打開b站看看有沒有漂亮的小姐姐更新了跳舞視頻。”
“下午就更不用說了,吃完午飯犯困,午睡后要被媳婦強迫著去健身,等回到家,渾身肌肉酸痛,仍舊不想碼字。”
“原本白天就應該完成的工作,最后熬到了晚上,經常凌晨十二點的才跟新,不知道惹怒了多少讀者。”
“他也想改,但拖延癥那么好改,也就不會被稱為‘懶癌’了。”
我問秦明。
“所以他找到了你?”
秦明嘆了口氣。
“雖然拖延癥在心理學界已經被研究的很透徹了,我也給他出過很多辦法。”
“比如找個軟件強制鎖屏,每天碼不到要更新的字數就不能玩別的。”
“比如制定詳細的計劃,每天必須完成計劃,寫總結。”
“再比如每日完成任務,就獎勵自己,等等等等。”
我再問。
“結果呢?”
秦明指了指自己的心臟。
“和閆哲一樣,這是心病,自己參悟不了,治不好的。”
“或許和你說的一樣,暖飽思淫,欲,要是一天完不成任務就要挨餓,說不定這病早就治好了。”
我覺得有道理,心病,只有自己才治得好。
“那個作者,最后治好拖延癥了嗎?”
秦明搖了搖頭。
“他死了。”
“怎么死的?”
“他有事忙了兩天,只寫了一章,讀者很憤怒,他覺得心中有愧,告訴讀者自己明天多更些補償大家。”
“然后第二天睡醒,剛準備碼字,拖延癥又犯了。”
“一直到了傍晚,才寫完一章。”
“他十分懊惱,覺得自己真是個廢物,連自控都做不到。”
“他本準備晚上斷網好好碼字,誰知好久沒見的朋友約他吃飯,不好推辭。”
“回來時,醉醺醺的,已經是十點多了。”
“雖然李白醉酒詩百篇,但大部分的作者,喝多了寫的東西壓根就沒法看。”
“他醉著酒,把自己想好的情節都給忘了,胡亂的寫了一些東西,聽說是自我批判了一番。”
我追問:“然后呢?”
“說好的補償讀者,他最后勉勉強強寫了兩章。”
“說到做不到的人,最可恨了!”
“該死!”
“當然,我也只是罵罵,可有個暴躁老哥,社會人,脾氣爆,非常生氣的找到他,把作者往死里打了一頓。”
“下手狠啊,據說兩三個街外,都能聽到他的慘叫聲。”
“死了。”
聽秦明講這個故事,我忍不住使勁咽了咽口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