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說中了。
如果狗大爺沒撒謊,那他還真是個在華夏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楊修,字祖德,東漢人。
他出身世代簪纓之家,他往上四代,都是太尉。
傳說中楊修是個好學的美男子,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后擔任丞相曹草的主簿。
在古籍《世說新語·捷悟篇》中記載了楊修才華橫溢,連曹草都自嘆不如。
關于楊修的軼事典故,世間流傳不少,其中比較有名的,當屬“闊字謎”“一盒酥”和“雞肋”。
歷史相傳,曹草曾經名人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曹草前去觀看,沒有夸獎和批評,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
大家都不了解其中的含義。
楊修對工匠們說,“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
于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后再請曹草去觀看,曹草很喜歡。
至于“一盒酥”事件,中學語文課本中就有相關文章。
塞北進貢給曹草一盒酥,曹草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眾人都不解其意,楊修見到了,竟然拿起來吃了一口。
曹草問其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么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許多歷史典籍中都說,楊修恃才傲物,曹草十分不喜,借由“雞肋事件”,把他給殺了。
曹草與劉備對壘于漢中,兩軍相持不下。
曹草見連日陣雨,糧草將盡,又無法取勝,心正煩惱。
這時士兵來問晚間的口令,曹草正呆呆看著碗內雞湯思想進退之計,便隨口答道:雞肋!當“雞肋”這個口令傳到那里,楊修這家伙自作聰明,慫恿兵士們收拾行裝準備撤兵。
兵問其故,楊修說: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
今丞相進不能勝,恐人恥笑,明日必令退兵。
于是大家都相信了,這件事被曹草知道了,曹草便以鼓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
這個故事,很多人都讀過,可謂是口口相傳。
但實際上,雞肋的典故出自《三國演義》,這是一本小說,并非史記。
楊修的確是被曹草殺的,卻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也怪不得狗頭大罵。
楊修真正的死因,是參與到太子之爭。
曹草總共有二十五個兒子,但有名氣的,則是有兩人。
一是后來繼承曹草大業的魏文帝曹丕。
二是寫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曹植。
兩人曾經爭奪過太子之位,曹丕獲得了勝利。
而楊修,是曹植的謀士。
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曹草以“楊修是袁紹的侄子”為罪名,將他殺了。
見我知道歷史真相,狗大爺非常滿意。
“成王敗寇,輸了就是輸了,我并不怨恨丞相。”
他倒是挺想得開。
東漢距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那個時代的大才子楊修,怎么會變成一個狗頭骸骨?
在我的追問下,狗大爺嘆了口氣。
“說來話長。”
“當初為了扶植子健(曹植),我立了很多敵人,即便是丞相要殺我,他們仍舊不想讓我死的太容易。”
“有人買通術士,在我死后,將我的陰魂拘束,放進一只狗的身體里,每日毆打取樂。”
我和秦瓊目瞪口呆,這也太狠了。
狗大爺繼續往下說。
“后來他們玩膩了,命刀斧手把狗頭斬下,棄于河中。”
我本以為我終于可以解脫,誰知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
一個不屬于狗身體的陰魂,兩次死亡,莫名其妙將狗的頭骨,變成了一件陰物。
其他陰物只含一魂一魄,而狗頭則是三魂七魄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