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6月11日,四萬余人的龐大船隊起航前行,目標直指巴西聯軍主力營地,航行途中,巴西聯軍設立的河岸補給點和補給船只逐一被華人獨立軍占據,原本為聯軍部隊準備的彈藥物資全部落在華人獨立軍手里,艦隊一路前行,繳獲的船只被補充進船隊中使用,船隊的規模越來越大,原本緊張的運力也顯得富足起來。
巴西聯軍部隊巔峰時人數達到十萬人,隨著戰事遷延日久,因為士兵損失和后勤補給的壓力,聯軍部隊的前線士兵人數逐漸下降,到了1868年六月,除去先后被華人獨立軍消滅的八千巴西軍隊,巴拉圭境內的聯軍人數大約還有六萬人,
六萬人中,巴西軍隊占據五萬人,另一萬人由阿根廷陸軍將領米雷特帶領駐扎在福莫薩,扼守巴拉圭和阿根廷的邊境地區。
十多天前,當華人獨立軍剛和迂回的巴西軍隊交戰的時候,一萬阿根廷部隊還駐扎在前線和巴西軍隊并肩作戰,不過隨著阿根廷國內政府某些政府要員的指示,前線的阿根廷部隊開始鬧騰起來,他們以軍中痢疾、霍亂橫行為借口拒絕接受加西亞指定的戰斗任務,更有一些士兵宣揚要退出戰爭,回到阿根廷國內。
上有阿根廷政府要員的指示,下有軍官的鼓動,絕大部分阿根廷士兵認為戰爭快要結束了,他們馬上就可以回家了,在這種氛圍影響下,加西亞根本不可能指揮得動阿根廷軍隊,況且一萬阿根廷軍隊的指揮權在米雷特手里,加西亞只是名義上的統帥,想要真正指揮動阿根廷軍隊還要米雷特的點頭才行。
阿根廷部隊早不早晚不晚鬧事情當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加西亞派遣部隊迂回包抄虎美塔要塞不可能不通知阿根廷人,前幾天虎內塔要塞守軍抽調兵力回援后方證明迂回計劃已經成功,虎美塔要塞守軍被徹底包圍,投降只是早晚的事。
另一方面,花費十個月才攻打下來的
庫魯帕提要塞讓阿根廷軍隊損失慘重,阿根廷國內準備幾年的戰略物資被消耗殆盡,就在這時,天花開始肆虐,接著霍亂也開始流行,兩種疾病造成大量的非戰斗減員,部隊士氣也降低到最低點。
巴拉圭戰爭原本沒有阿根廷什么事,后來巴西用巴拉圭、阿根廷兩國懸而未決的領土問題籠絡阿根廷加入戰爭。
戰爭進行三年,原本和巴拉圭有爭議的土地已經被阿根廷占領,再繼續進行戰爭不過是為了履行當初結盟的義務。
阿根廷參加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拿回有爭議的領土,徹底消滅巴拉圭并不符合阿根廷的國家利益,巴西領土大、人口多,如果再呑并擁有兩條大河水道的巴拉圭,巴西的實力將更加強大。
國家面前沒有永遠的敵人,為了阿根廷的利益,阿根廷國內的政治大佬們不好明著撕毀同盟協議,于是采取不合作的方法拉巴西人的后腿。
阿根廷關鍵時刻不合作給加西亞出了難題,把他們留在前線吧,徒然耗費物資不出力對戰局沒有好處,同意他們撤回阿根廷又不是加西亞能夠決定的事,考慮再三,加西亞想出個折中的辦法,把阿根廷部隊調到后方修整,前方戰事由巴西軍隊獨自負責,
加西亞做出這個決定是有把握的,虎內塔要塞守軍兩萬多人,不到巴西軍隊的一半,他們想要正面突圍十分困難,因此,少了出工不出力的阿根廷部隊,加西亞同樣有信心死死圍住虎美塔要塞守軍。
同意阿根廷部隊修整不是沒有條件的,后續占領巴拉圭的繳獲和各種收益,阿根廷軍隊不得插手。
米雷特得到國內指示,自然不會和加西亞爭奪這些利益,迅速達成協議,米雷特帶領阿根廷部隊離開前線,在莫雷薩搭建營地,只等到戰爭結束率領部隊回阿根廷。
福莫薩位于華人獨立軍奪取戰艦位置的后方,奪取戰艦后為了避免提前暴露行蹤,華人獨立軍放棄攻打福莫薩的阿根廷軍隊,逆流而上直奔巴西主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