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內此起彼伏的矛盾逐漸積聚起來,只需要一個爆發點,龐大的巴西帝國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灰飛煙滅。
佩德羅二世身處危險境地而不知,但是福羅伯特卻直接的感受到形勢的嚴峻,貴族、大地主階級內部,投入工業上面的資金回收遙遙無期,巴拉圭戰爭失敗,四萬多巴西士兵或死或被俘虜,四萬多人中大部分是想要在戰場立功獲取土地的地主階級成員,他們的死亡和被俘虜是對巴西國內地主階級的一次沉重打擊,同時也加劇了他們對佩德羅二世的不滿。
在加西亞帶領殘軍回到里約熱內盧后,每天都有許多地主和種植園家庭到福羅伯特住處打聽情況,但是福羅伯特自己的兒子卡努杜特都在華人獨立軍手里沒有回來,他又能有什么辦法幫助其他人。
說起卡努杜特,華人獨立軍也沒有虧待他,沒有讓他和普通俘虜一樣干體力活,而是把他安排在阿雷格里港城里,每天吃飯生活都有保障,至于知道他信息的兩百多人,在戰爭結束后全部被處死,李明遠實現了最初對卡努杜特的承諾,只等和巴西協調好后把他送回去。
福羅伯特在一周前得到兒子安全的消息,對于華人獨立軍挾持他兒子的用意有一絲警惕,不過更多的則是安心。
華人獨立軍軍隊戰斗力雖然強大,但是人數少、孤立無援是先天劣勢,他不認為華人獨立軍能夠威脅到巴西的生死存亡,因此對于卡努杜特在華人獨立軍手里的把柄也不是那么擔心。
佩德羅二世和稀泥的方式令福羅伯特同樣不滿,不過他也沒有好的方法讓佩德羅二世改變主意,只有點頭表示支持。
加西亞則不一樣,作為軍人的直率讓他少了像福羅伯特的顧慮,直接建議道:“陛下,帝國國內軍隊實力嚴重不足,懇請陛下收回地方軍隊的指揮權,增加軍隊的實力。”
巴拉圭戰爭進行三年,損失的不止中央的軍隊,隸屬于各州的地方部隊同樣損失慘重,利用秘魯、玻利維亞聲明的機會,收回地方部隊隊指揮權無疑是個好機會。
機會是個好機會,但是佩德羅二世卻下不了決心:“巴拉圭戰爭爆發前,我與帝國議會正式達成協議,地方部隊隸屬于所屬各州獨自管轄,沒有帝國議會和全國各州決議表決,皇帝無權廢除地方軍隊編制,而且協議已經編進帝國憲法,我不能帶頭違背憲法。”
“陛下,帝國禁衛軍主力仍在,加上防守首都的警衛部隊,中央直屬軍隊實力完全壓制住地方部隊,有中央部隊在手,地方部隊不敢違背中央命令,懇請陛下抓住機會,一舉解決地方軍隊自成一派的頑疾。”
“地方軍隊的問題以后再說,我已經和帝國議會實現共識,原本屬于教會的土地重新發放給教會,戰爭期間參與后勤運輸的黑人奴隸也全部給予自由人身份,至于加西亞將軍,作為巴拉圭戰爭失敗的處罰,你將失去上將軍銜,同時處于一定的財產處罰,法院宣判后,我會把你調到禁衛軍擔任顧問,協助管理禁衛軍的事務。”
佩德羅二世婉轉拒絕了加西亞的提議,但是為了保住加西亞和暫時安撫國內的反對勢力,他不得不做出了大量的讓步,首先擴大了赦免奴隸的范圍,由參加軍隊戰斗擴大為只要從事與軍隊有關的后勤運輸等方面的奴隸都可以得到赦免,這樣一來將有二十多萬的黑人奴隸得到赦免,而損失最大自然是奴隸的擁有者,那些大地主、大莊園主們,其次,發放回原本屬于教堂的土地、和加大地方各州的自治權力與佩德羅二世原本執行的改革計劃相反,是改革的倒退,但是面對自由黨、共和派的步步緊逼和盡快解決巴拉圭戰爭失利的不利影響,佩德羅二選擇讓步,希望用妥協、和稀泥的方式度過當前難關。
佩德羅心意已決,加西亞勸說無用,而福羅伯特的臉色卻變得難看起來,一步步限制奴隸制的范圍,利用各種方式不斷釋放奴隸,佩德羅二世在一點點挑戰巴西大地主階級的底線。
美國南北兩方因為努力問題爆發南北戰爭,難道巴西也要因為奴隸制爆發內戰嗎?
福羅伯特腦海中浮現一個殘酷的內戰畫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