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斷更了好久,抱歉呀。
候泰元同意歸順華人獨立軍,飛龍島海盜和支援船隊合并,組成加勒比游擊艦隊,游擊艦隊剔除一部分受傷和身體弱的華人海盜,總人數850人,執行海上作戰的人員500人,陳森帶來的200步兵和一百飛龍島華人海盜組成陸戰部隊,執行登陸作戰和防守海盜任務。
兩支部隊混編,陳森擔任艦隊總指揮,候泰元擔任艦隊副指揮兼陸戰隊主官,被授予少校軍銜。
王有田負責統帥由剔除下來的華人海盜和輕重傷員組成后勤隊,軍銜上尉。
支援船隊跟隨出使歐洲的大船隊一起出發,在兩支船隊分別時,支援船隊補充了大量的糧食物資,因此加勒比游擊艦隊成立后,由船上攜帶的糧食物資迅速搬到飛龍島上面,兩個隨軍郎中也投入到對傷員的救治中。
十多天忙碌過后,飛龍島整體格局大致恢復到海盜偷襲前的情況,簡陋的茅草屋搭建在背靠島嶼中央的空地上面,海岸邊被摧毀的柵欄、警戒哨重新建立起來,三百多輕重傷員在兩個郎中的救治下大部分都活了下來,其中八十多人恢復良好,可以重新加入作戰部隊,剩余一百七十人身體受損,傷愈后將被歸屬到王有田麾下的后勤隊,承擔一些輔助性工作。
天氣晴朗,海面微風輕波。
飛龍島附近海天一體,景色優美,不過如此良辰美景,卻被一隊不和諧的船只打破。
在距離飛龍島十余里的海面上,一隊五十多艘大小船只組成的船隊順風而行,直直朝飛龍島駛來。
海盜來襲,刺耳的警報聲在飛龍島上面響起,一隊隊士兵從各個茅屋帳篷中跑出,拿起放置在身邊的武器,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緊急集結,然后奔向海盜來襲海岸。
飛龍島岸邊港口孤零零的停泊著五六艘破舊的小船,游擊艦隊的主力戰艦卻沒有蹤影。
五六艘小船上面只有一些留守的華人水手,當海盜船隊逼近港口時,船上的水手很識時務的沒有負隅頑抗,果斷地放棄港口的小船,拔腿朝岸邊跑去。
陸續趕到岸邊布防的華人士兵組成一道簡陋的防線,用手里破舊的火槍和木制的弓箭抵御海盜的進攻。
海盜船隊迅速靠岸,大量的海盜跳下船,趟著淹沒半身的海水朝海岸沖去。
幾十桿各式火槍砰砰的連續射擊,沖鋒在前面的十多個海盜被子彈擊中,前仰著倒在距離防線三十米的沙灘上。
防線里的華人士兵人數只有一百多人,最初兩輪火槍射擊對登陸海盜造成三十多人傷亡后,面對越來越多的海盜進攻,一百多華人士兵組成的防線搖搖欲墜。
夾雜著各式土著語音的吶喊聲音,海盜的攻擊強度陡然增大,海岸后方集結完畢的海盜在十多個大小頭目的帶領下,一窩蜂頂著子彈呼嘯聲朝防線推去。
飛龍島面積狹小,華人士兵布防的海岸長度不過三百米,全軍推上的海盜人數超過一千人,而且在大隊海盜后面,不斷有新的海盜加入攻擊隊伍。
一千多人的海盜占據了防線前方的全部海岸,密集陣型進攻的方式在增加傷亡人數的同時,也給華人士兵帶來極大的防守壓力。
“轟隆”一聲,一顆炮彈落到防線中央,炮彈爆炸產生的碎片帶走了三四個華人士兵的生命,還有幾個士兵受到炮火波及,受傷嚴重失去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