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剛下達命令,感覺不夠妥當,修改道“再追加一個營的兵力,只要沒有碰到巴西大規模駐軍,部隊一直朝北推進,盡量占領土地。”
“世子,我們和巴西已經停戰了,貿然進占前方地區恐怕引起沖突。”
羅林山斟酌道。
“林山你過慮了,沒有巴西軍隊駐扎,我軍占領了就是我們的,巴西人沒理由指責我們。”
李明遠拍了下羅林山的肩膀,解釋道“和談協議達成之后,英國人不會允許南美州再發生大規模戰爭,趁著這次機會,我們要盡可能多的擴展華人獨立軍的控制范圍,不然僅僅憑借一隅之地,我軍繼續擴張范圍有限。”
局勢變化,李明遠的目標規劃也不斷調整,沒有參與四方反巴西戰爭之前,控制南里奧格蘭州一州之地是華人獨立軍能夠實現的最好選擇,而戰爭過后,談判即將開始,注視著地圖上面新占領的土地,李明遠的雄心或者野心被激發了出來,目前為止,華人獨立軍實際控制南里奧格蘭州(1萬平方公里)、圣卡塔琳娜州(5萬平方公里)巴拉那州一部(約6萬平方公里),總共控制面積加起來達成6萬平方公里,比日本列島面積還要多,
因為歐洲移民潮還沒有到來,加上南里奧格蘭州的當地居民被華人獨立軍驅逐,6萬平方公里面積總人口只有22萬,不過隨著華人移民的大量加入,華人獨立軍控制地區發展起來難度不大。
最初根據地面積的大小影響著華人獨立軍以后的發展潛力,而眼下6萬平方公里的控制面積肯定會讓出一部分還給巴西,所以占據越多的土地,和巴西討價還價的談判空間越大,所以李明遠命令部隊盡可能多占據土地目的簡單明確,就是逼迫巴西在談判中讓渡更多土地利益,至于說占領地區交通運輸困難問題則不在考慮范圍之內,伊瓜蘇流域靠近巴拉那河,對失去南部兩州的巴西具有戰略利益,巴西人肯定會在談判中要會這片地區,所以趁著巴西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提前出兵占領,正是恰當時機。
李明遠解釋過后,羅林山執行命令,吩咐身邊副官調派部隊,然后會議繼續進行。
搞定羅林山,李明遠才開始回答劉樸的問題。
“南里奧格蘭州、圣卡塔琳娜州無須多談,必須歸屬我們,若因維亞前方到庫里蒂巴地區屬于巴拉那州核心地區,巴西人不會放棄,這片地區可以退給他們。
圣卡塔琳娜州北部地區狹小,伊瓜蘇流域位于圣拉塔琳娜北部上游,控制住這片地區可以增加我軍的防御縱深,保護北部邊界安全,伊瓜蘇流域以南靠近圣卡塔琳娜州盡可能爭取到我們手中,至于伊瓜蘇流域以北和瓜拉普拉瓦地區能夠爭取到一部分地區即可,爭取不到問題也不大。”
推出一部分占領土地是達成和談必須付出的代價,李明遠和劉樸能夠明白這樣做的意義,不過親自參與戰爭的華人獨立軍將領有些難以理解。
陳國柱第一個提出反對“世子,我軍精兵近十萬,防守住當前占領地區不成問題,卑職認為不必放棄前方占領土地換取巴西人認同。”
召集軍隊主要將領開會,李明遠料想到會有人提出不同意見,因此沒有生氣,說道“華人獨立軍輾轉作戰近一年,十多萬兄弟傷亡近兩萬人,當前華人總人數不過十三萬,真正稱得上正規軍的不過四萬人,十多萬人供養四萬主力部隊壓力巨大,如果不是有在秘魯獲得的黃金支持,如此規模的部隊不用敵人來打,我們自己就支撐不住,維持四萬野戰軍已達極限,獲取的黃金在多次采購物資中消耗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