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船隊在大伊納巴島停留一晚補充物資,在船隊離開前,陳新桂成功勸服梁興和他一起移民到南里奧格蘭州。
候泰元和陳森執行任務離開,梁興和陳新桂開始出售名下帶不走的土地和種植園,同時向加勒比海島地區華人傳播南里奧格蘭移民政策。
在兩人的努力聯絡和勸說下,最終有一百多名華商和自由華人愿意和他們一起離開,另有一部分華人拿不定主意,選擇留在原地觀望一陣子再做決定。
時間緩緩流逝,南美大陸的歷史也翻到1869年這一頁。
1868年末,得到援兵增援的阿根廷部隊向莫蘭迪城發動猛烈進攻,莫蘭迪外圍防線一度全部失守,最危急的時候,阿根廷部隊甚至登上莫蘭迪城樓。不過隨著伊斯提加力調用全部預備兵力,在一個炮兵華人炮兵營火力支援下發動反沖鋒。登上城樓的阿根廷士兵被成功剿滅,城墻外面三個重要的外圍防線也成功收復一個。
持續大約一周的高強度作戰后,阿根廷和巴拉圭兩方傷亡人數激增,大量損傷的士兵和迅速下降的士氣導致大規模戰斗不得不結束,戰斗模式變為對峙和小規模的偷襲反攻。
近代戰爭往往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而阿根廷和巴拉圭兩國,阿根廷士兵比巴拉圭守軍人數多,但是卻達不到用人數碾壓對方的地步。巴拉圭部隊莫蘭迪城在手,可以依靠地理優勢,借助火炮守城,同時面臨兵力不足,能夠堪堪守住城市,想要出城作戰,擊敗阿根廷人卻十分困難。
均衡態勢不被打破,莫蘭迪之戰難以迅速分出勝負,而在兩方繼續交火期間,第二混成旅主力和炮兵一部抵達圣哈維爾東側南里奧格蘭邊境區,然后在當地悄悄駐守下來,等待李明遠發布最后的進攻命令。
1869年1月3日,阿根廷北部巴拉那河一條支流附近。七八個印第安人在河邊用水袋裝水,河岸兩邊各自有兩名印第安人警戒。
“來了一條船,大家躲起來。”
河岸上流的印第安人發展情況,立刻出聲提醒同伴,不過說的話卻是漢語。
得到提醒,取在河邊取水的幾人迅速堵上水袋塞口,小心謹慎跑到幾十米外的灌木叢下躲藏起來。
河上駛來的船是阿根廷人裝備的內河炮艇,米西奧內斯爭奪戰進行一個多月時間,巴拉圭和阿根廷交界地區的土著印第安人受到戰爭影響,大規模搬離原來居住的地方,躲避戰爭傷害。
人口流動意味著秩序混亂,混雜在印第安人中的一些流浪白人和高喬人(白人和印第安人混血,習慣游牧式生活,)趁著局勢混亂,渾水摸魚,開始襲擊阿根廷北部的白人定居者,搶奪他們的牲畜和財富,因此,出于維護北部地區安全局勢的目的,阿根廷人增派一些炮艇和內河船只執行武裝巡邏,威懾北部地區蠢蠢欲動的武裝份子。
炮艇駛到印第安人剛才藏身的地方,距離最近的一個三人小組不到三十米。
“隊長,三艘炮艇,后面還有兩艘。”
頭上帶著一個草環做印第安人打扮的漢子小聲道。
“阿根廷增強了巡邏力量,我們十三人吃不下有三艘炮艇的阿根廷部隊,給其他兄弟傳話,都呆著別動,放他們過去。”
“是”漢子點頭應答,低著身體匍匐后退,然后用右手向后邊灌木叢處比劃了一個手勢,得到回應后再次小心爬回原位置。
第一艘炮艇離開,間隔不到一分鐘,兩艘載滿士兵的炮艇先后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