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在幾月前有過攻擊阿根廷城鎮的經驗,知道要想攻打下擁有火炮和守軍防守的城鎮,除了依靠優勢火力壓制對方外,只能采取兵力上的優勢,用人命堆出突破的道路。
“我方缺乏攻城火炮,強攻要塞是唯一的破城方案。”馬繼祖沒有否認自己一方的劣勢,而是認真分析道“按照傳統的攻城方式,我方需要在一個半小時內攻破東部要塞,否則擔任阻擊任務的部隊很可能抵擋不住對方援軍,導致我方腹背受敵而失敗。
強攻城市避免不了大量的傷亡,但是我們應該盡量減小攻城傷亡,同時讓部隊的傷亡用在有價值的方面。”
馬繼祖第一次獨立策劃作戰計劃,在說完一段話后,停頓片刻,梳理下思路繼續道“攻城戰的主要因素是獲取時間差,在地方援軍抵達前完成破城目標,而我方要攻占的東部要塞,除了正門和兩側城門外,還有一處位置更適合作為攻擊目標。”
“東部要塞防御嚴密,會有比城門更合適的攻擊目標?”戴維斯不相信道。
“將軍在伊亞雷塔附近停留過,應該注意過要塞的城墻結構。”
“東部要塞正面和西面城墻高約七米,東面城墻是依托要塞舊城修建,高度稍矮一些。”
戴維斯根據回憶的印象說道,然后意識到馬繼祖說的突破口可能是東面城墻,下意識搖頭道“東面城墻雖然修建時間較久,城墻結構相對而言有些老舊,但是依靠我們現有的武器,仍然不可能摧毀城墻。”
“摧毀城墻的方法不是沒有,只不過戴維斯將軍沒有在南美洲見識到罷了。”
馬繼祖輕笑著說出口,然后命令士兵將自己倚為破城的殺手锏抬了過來。
四個士兵遵從命令,用木架抬來一個用遮雨布嚴嚴實實包裹起來的大家伙,然后緩緩放在一塊用樹干隔絕開來的木板上。
“戴維斯將軍,這就是用來摧毀城墻的武器。”馬繼祖指向木板上面的大家伙,接著解釋道“國防軍脫胎于天國部隊,在天國興起初期,太平軍兄弟們利用簡陋包裝的鐵炸彈連連破城,后來滿清軍隊加固重要城市防御體系,天國部隊無法接近城墻底部埋設鐵炸彈,這種攻城方式才漸漸失效,不過對于我們要攻破的這座小型要塞,只要您的部下能夠牽制住守軍的火力,掩護一部分士兵將鐵炸彈運抵至東面城墻下,就可以達成破城目的。”
利用鐵皮包裹炸藥制成的大型炸彈對小型要塞有巨大作用,不過因為制作工藝簡陋和炸彈質量過重,在實際作戰中,將炸彈運送到地方重兵防守的城墻眼下十分困難,這也是李明遠在購買一批新型野戰炮后,沒有將類似鐵炸彈、鐵桶炮等武器列入部隊裝備的原因,而限制鐵炸彈使用的條件在攻取伊亞雷塔城東部要塞時都不存在,因此,馬繼祖思考過后,將國防軍淘汰的簡陋武器重新拿了起來,利用搜集來的火藥,緊急制作了兩枚大型鐵炸彈。
通過馬繼祖的介紹,戴維斯對鐵炸彈的實際威力產生了新奇和重視,一番溝通過后,兩人確認了作戰的主要方向和大致細節。……
一個小時后,馬繼祖帶領手下士兵順利解決了要塞外部的警戒士兵、清理了設置在壕溝附近的木樁。接著戴維斯手下大部隊按照計劃對要塞三個方向發起突然進攻。
上千名武裝青壯毫無章法沖向要塞各個城門,然而在進入城門兩百米范圍內后,戴維斯手下的損失數量迅速增大。
十分鐘過后,經過初期的慌亂,要塞守軍很快恢復作戰態勢,利用城墻上點燃的火把和城門外炮彈產生的亮度判斷攻城部隊的方位,然后指導火炮實施打擊。
轟隆隆的炮聲轟鳴不斷,一排排攻城武裝人員倒在炮彈、子彈之下,而戴維斯的手下距離三個城門最近的一個還有二十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