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阿根廷北部的野戰軍規模要控制在一個范圍內,人數太少發揮不了作用,人數過多,我軍難以承受遠距離跨國作戰的后勤壓力,而且人數過多也可能挑動阿根廷人的神經,引起他們破釜沉舟直接與我軍宣戰。
羅將軍你認為派遣多少兵力合適?”
李明遠分析一番后,再次把問題拋給對方。
“阿根廷北部山林遍布,大規模重火炮部隊和騎兵部隊不適合在當地作戰,所以職下認為在不挑動阿根廷政府底線的情況下,先派遣兩千野戰部隊作為先鋒部隊試探阿根廷部隊的反應,然后根據第一階段作戰結果,派遣相應數量的退役士兵執行充實消化占領地區的任務。”
羅林山不敢把話說滿,斟酌過后回答道。
“兩千人有些少了,三千五百人吧,抽調一個混成旅兩千五百人和一個警備團一千人組成先遣軍團,至于部隊指揮官,就由羅將軍你擔任,羅將軍,你有沒有什么意見?”
“職下聽從世子安排。”
營地被毀,依附孫奇圣所部的印第安人損失大半,少數逃脫阿根廷部隊圍剿的印第安人也分散各地,短時間內難以將他們重新聚集起來。
面臨阿根廷北部當前局勢,李明遠要想繼續執行當初的計劃,不僅需要從零開始打開局面,還要投入更多的部隊進行干預。
阿根廷人和巴拉圭打了半年多的仗,兩方無論以何種方式結束米西奧內斯爭端,北部地區的叛亂都會成為阿根廷政府重視的頭等大事。
基地之戰,調動起來對付孫奇圣所部的部隊有四千多人,隨著前線停火協議全面達成,更多的部隊會進入北部地區,那時候身為客軍,在當地沒有絲毫根基的國防軍部隊日子將更加難過。
李明遠給入阿根廷北部部隊制定的戰略是游擊戰,利用叢林地區的印第安人為依托,發動對阿根廷人的長久襲擾,而實際上,阿根廷人不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人,阿根廷部隊在本土作戰,增援部隊可以從后方源源不斷調派而來,要想按照對付日本人的辦法消滅阿根廷部隊難度重重。
另一方面,國防軍和生活在北部地區的印第安人民族、文化習俗皆不相同,通過偽裝成印第安人吸收獲取他們的認可,在實際操作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
戰爭是綜合實力的較量,丟失基地的原因不僅是表面上孫奇圣大意輕敵,而是兩方力量對比的最終結果。
戰斗失敗,李明遠在大局規劃上面同樣負有疏忽的責任,他低估了阿根廷部隊鏟除叛亂的決心,高估了國防軍對印第安人的影響。
阿根廷國內白人占據大多數,他們都是罪犯和底層貧困農民的后代,對比巴西部隊由中上層白人組成的軍隊,阿根廷部隊的戰斗力更強大,在本土面臨危險時,抵抗意志更加堅強。
印第安人與國防軍難以保持一條心,半年多來的戰斗也消耗了他們很大的力量,再次進入北部地區時,國防軍能夠依賴的只有華人自身。
對阿根廷北部地區形勢的復雜形勢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李明遠試圖從腦海中找到有效的方法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