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這邊開口同意,那邊老廠長招呼一聲,三個華工從車間內抱出五六根兩米多長的鐵管,然后在院子內的空地上劃出一個約一平方的地方,三人一起在劃定的土地范圍內挖掘土方,約摸十分鐘時間,將一個約一平方大小,四十厘米的小坑挖好后,三人輪流操作輔助器材將鐵管打到地下。
看到三人的操作,很多在場的華人都有種熟悉的感覺,雖然操作方式有所不同,不過往地下鉆探不就是為了獲取水源嗎?
在大陸地區,獲取水源的方式主要是挖掘水井,而院子里的三人只是在地下插入幾個細細的鐵管,鐵管那么細的口徑怎么放得下水桶,而沒有水桶的話又如何把水從井里打上來?
看清楚三名華工的用意卻又不大理解的眾人剛開始還是默默看著,然后過了不久,幾個和李明遠比較親近的軍官大膽的將心中疑問說了出來。
面對半知未解的眾人,李明遠只是稍稍解釋幾句,而等到地下鐵管安裝好,再將安裝好的鐵家伙固定在鐵管上面以后,李明遠才向眾人解釋了新產品的工作原理。
機械制造廠生產的另一件產品便是后世農村很常見的壓水井,有的地方也叫洋井。
李明遠對于壓水井的具體發明時間不大清楚,只知道壓水井地主要原理涉及到空氣的氣密性,所以想到利用橡膠為原料,制作出防水保密性的硬質橡膠水管道和壓水井內部的保證氣密性的橡膠零部件,由此萌生出制造壓水井的念頭。
和傳統水井相比,安裝壓水井的地方取水更加方便,而且省去挖掘水井的麻煩,不僅方便了普通華人的生活用水,在農業發展方面,使用壓水井的好處更加明顯。
膠底布鞋、自行車、壓水井,在工業方面,南里奧格蘭擁有了屬于華人的獨特發明,
這些發明不僅能夠方便普通華人的生活,還可以為南里奧格蘭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
看著從壓水井中抽出來的地下水,李明遠的思緒飄向了未來更遙遠的方向。
ps:昨天碼完一章,手機突然重啟,結果碼的字全部丟失,今天重新寫一章。
橡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工業原料之一,也是南美洲特有的經濟植物。
因此,為了保證南里奧格蘭能夠趕上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會,李明遠對橡膠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規劃和安排。
首先,擴大橡膠種植園的種植面積,保證橡膠原料的充分供應。
自從1868年末在境內發現野生橡膠以來,經過九個多月的搜尋和移栽,至1869年九月份為止,南里奧格蘭境內的橡膠種植園數量達到六十多座,野生橡膠數量達到二十萬株。
二十多萬株橡膠樹中,能夠獲取橡膠原料的成年橡膠樹有七萬株左右,占橡膠樹總數量的三分之一。
野生橡膠樹一般四到五年可以分泌出橡膠液,八到十年可以進行橡膠液采集。經濟壽命在25年到三十年之間,生長壽命約為60年。
芽接樹的經濟壽命要比野生橡膠樹短很多,約為二十年左右,不過芽接樹的經濟壽命雖然大幅縮短,因為采用芽接技術培養幼苗,芽接樹的生長成熟期與栽培難度都大大減小,有利于進行規模化種植。
南里奧格蘭境內大部分適合移栽和管理的橡膠樹已經被發現,少部分橡膠樹因為處于叢林和山地深處沒有被發現,但是因為叢林和山地交通不便,那些橡膠樹并不具備移栽的經濟價值。
野生橡膠樹數量在短時間內不會大幅增加,要想提高橡膠樹的總量,采用芽接法培養新樹苗才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南里奧格蘭中部的河西縣有十三座野生橡膠樹種植園,在那里有五萬株通過芽接技術培植的樹苗種植在專門開辟的種植園中,根據半年多的實驗和統計,五萬株芽接幼苗有三萬株成活下來,成活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