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自嘲一笑,想到無法阻止秘魯引進華工,換個角度建議道“華工滯留在貴國境內可能引起貴國國內某些人的不滿,我看不如這樣,四國聯合航運公司組建后,由航運公司出面負責引進華工師宜,等到華工在貴國境內完成兩年勞動協議后,再由南里奧格蘭負責將滯留華工運走,總統閣下認為我的建議如何?”
“秘魯政府愿意與南里奧格蘭合作完成滯留華工遣返問題,不過遣返華工的費用該如何解決?”
“南里奧格蘭駐秘魯大使館會全面負責華工遣返工作,遣返過程中的一切費用全部由南里奧格蘭承擔,不會讓貴國付出一個銀幣。”
李明遠大度的承擔下遣返華工的費用,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比如由秘魯和南里奧格蘭共同負責從大陸招收華工,華工在秘魯期間,由南里奧格蘭駐秘魯大使館負責管理華工事務,華工在勞動期間的看病、生活等費用由南里奧格蘭和秘魯共同負責解決等。
李明遠提出來的要求總體上對秘魯政府有利,佩德羅考慮一會過后便代表秘魯政府答應下來。
和秘魯共同引進華工,再由南里奧格蘭負責遣返是李明遠做出來的一次嘗試,兩方達成共識后,李明遠打算等到一段時間后,再將合作范圍擴大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
美國排華的風潮并沒有隨著大量華人移居南里奧格蘭而減弱,由于有南里奧格蘭接收華工的排泄口,美國政府加大了從大陸招收華工的力度,原本被南里奧格蘭接收走華工的位置轉而由新來的華工接替,在美國舊金山等東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很容易看到留著辮子的華工,美國國內排華的浪潮繼續朝著歷史上原有的局勢演變。
澳大利亞由于孤立在大洋洲,白人數量有限,更加懼怕華人等亞洲人種引入稀釋白人比例,所以,和美國在1882年正式通過《排華答案》相比,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在1855年便制定了限制華工的法案,華工在當地社會地位低下,處境比在美國還要困難。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加拿大雖然沒有制定正式的排華政策,但是在政府行政上卻針對華人征收人頭稅和取消華人的政治權利,而且隨著美國、澳大利亞宣布實施《排華法案》后,加拿大政府緊隨其后,在1923頒布加拿大版《排華法案》,正式關閉華人移民加拿大的通道。
華人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從法律意義上被禁止移民的民族,美國、加拿大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迫于國際壓力先后廢除《排華法案》,澳大利亞直到1972年才廢除了針對華人的白澳政策,
而在后世二十一世紀,半島地區的南韓國家仍然實行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政策,在南韓國內,華人和韓籍華人被限制從事房地產、外貌等行業,禁止華人在韓國擁有土地所有權,不準華人在政府、軍隊及大企業等任職。與之相反的是,南韓人在大陸卻不受限制,南韓文化在大陸受到不少年輕人的追捧,此種情形看在其他國家眼中卻令人費解。
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對華人的歧視性政策固然導致了海外華人生存環境的惡劣,但是也為李明遠實施移民計劃,加快華人移民速度帶來了便利,就華工遣返和佩德羅取得一致意見后,李明遠又成功的向小洛佩、阿道弗、佩德羅三人推銷出南里奧格蘭的特色商品,以橡膠為原料的膠底布鞋、壓水井兩項新產品。
壓水井借助橡膠水管能夠更加方便的取水,對于三國國內的農業發展大有益處,而膠底布鞋耐磨、舒適,能夠滿足部隊在野外長距離的作戰要求,保護世子的雙腳不受磨損。
李明遠拿出的兩中產品立刻得到三國元首的喜愛,因為考慮到三國政府財政不大寬裕,李明遠允許各國以貨易貨,用國內礦產、農作物、牲畜等與南里奧格蘭等價交換所需產品。
見識到李明遠拿出產品的好處,三國代表很快達成共同組建航運公司的協議,并且根據小洛佩斯的提議,把膠底布鞋和壓水井作為航運公司的特色商品,依靠遠洋船只運輸到遠東、南洋等地售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