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2月,安南朝廷與法國達成協議,法國同意歸還河內、海陽、寧平和南定,安南朝廷允許法國勘查從紅河進入中國的水道。
議和協議簽訂后,安南朝廷在法國的壓力下,于3月派黎俊、阮文祥等,與法國西貢殖民地總督杜白蕾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條約規定:越南外交受法國監督;法國占有整個南圻,在越南享有治外法權;開紅河和河內、海防、歸仁三港為通商口岸。
安南朝廷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法國軍隊的勢力蔓延至安南海防,開始與南洋軍團控制的廣寧省接壤,而法國人駐扎在海防和河內的軍隊則是放在南洋軍團門口的一把匕首,時刻威脅著廣寧、諒山兩省的安全。
《第二次西貢條約》過后,法國完成了侵吞東南亞三國的最后一次布局,等到安南阮氏皇帝過世后,法國殖民者就將發起全面吞并東南亞三國的戰爭。
孫彬任職南洋總督期間,多次憂心忡忡的向李明遠匯報安南地區的局勢,對于法國殖民者的勢力擴張一直很擔心,而國防軍遠在南美漢國,八千南洋部隊已經是國內能夠維持的最大駐軍規模,人數再多的話會對國內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李明遠清楚法國人占領安南真正目的是借助安南為跳板侵略大陸西南地區,然后在亞洲建立一個像印度一樣的亞洲殖民帝國。
法國殖民軍隊的戰斗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在原本歷史上,不僅裝備落后的黑旗軍多次成功伏擊小股法國,連廣西地區的清軍都打法國人的進攻,給法國軍隊造成不小損傷。
憑借南洋軍團的戰斗力,李明遠相信他們可以和法國殖民軍打個旗鼓相當,不過一旦法國政府向安南增派援軍、并且以軍艦截斷本土對安南軍團的補給,再嚴重一些切斷漢國的遠東移民通道,對漢國國內的影響將比失去安南北部兩省更嚴重。
1883年7月,安南朝廷嗣德帝去世,法國軍隊會趁著安南朝廷群龍無首的機會吞并安南,距離1883年還有五年時間,在沒有有效方法避免法國軍隊吞并安南前,扶持宋卡吳氏政權,將宋卡打造成國防軍在南洋地區的另一個移民基地就顯得十分重要。
吳靈萱是宋卡城主吳錦的女兒,在講究門當戶對的時代,是最適合李明遠的成親對象。
因此,即使沒有看到吳靈萱的照片,李明遠也明白與宋卡吳氏聯姻是必然的結果。
新京新建的小型王宮內,李明遠正在考慮著與宋卡吳氏政權的關系而走神時,一個貼身侍衛走進來,遞上一份電報文件:“殿下,這是第五批即將歸國的留學生名單,請您過目。”
“嗯,你先下去吧,有事情再叫你進來。”
李明遠接過電報,隨手打發侍衛出去。
目光轉向手中的電報,仔細看完過后,李明遠在名單上面發現了幾個熟悉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