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小白菜燉蘑菇、公羊1573打賞支持!
還要斷更一周。
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還有巴西南部四省,農業方面主要以畜牧業為主,面積綿延150萬平方公里的拉普拉塔平原上,放養著成百上千萬的牛、羊、馬等經濟牲畜。
在一般人眼中,放養牲畜的牧區都是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缺水地區,因為當地自然條件惡劣,人們才采用放牧這種低效的農業生產方式,而但凡當地自然條件合適,居住在那里的華人就會把占據的土地開墾為耕地,種植上水稻、小麥等莊稼,在新疆南疆,只要當地的年降水量達到350毫米以上,移居那里的內地百姓們便會發揮出農耕民族的特性,將貧瘠缺水的土地開墾為珍貴的耕地,并且投入大量精力小心飼弄。
漢民族錯失了大航海時期的全球殖民時期,四億多百姓擁擠在耕種了幾千年的土地上,對于土地的占有顯得十分渴望,而作為殖民后裔的南美白人們擁有他們祖先遺留下來的豐厚遺產,面對大量肥沃的土地,珍惜程度遠不如漢人百姓強烈。
主要分布在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巴西南部四省的拉普拉塔平原面積為150萬平方公里,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是中國四大平原面積的近兩倍。
四大平原中,東北平原面積35萬平方公里,年降水量350-700,
華北平原面積31萬平方公里,年降水量500-1000,
長江中下游平原面積16萬平方公里,年降水量1000-1500、關中平原面積4萬平方公里。年降水量300-600。
總面積86萬平方公里的四大平原承載著大陸一半以上的人口,而原本作為主產糧區的四大平原基地,因為人口過多,只有東北平原一地仍然具有輸出糧食的能力,其他三大平原地區則由糧食輸出地變為糧食進口地。
廣袤的國土面積和充裕的肥沃耕地是一個國家成為大國的必要條件,拉普拉塔平原耕地面積廣闊,降水量和自然氣候與江浙地區相似,是一個十分適宜居住的地方,同時,即使是被阿根廷白人視作荒漠的巴塔哥尼亞荒原,年降水量也在350毫米左右,完全具備有將其開發為畜牧區的自然條件。
阿根廷白人坐擁寶山而不知運用,在南部地區被漢國占據后,幾百萬一無所有的華人移民經常領著政府發放的一把鋤頭、幾把斧頭,攜帶幾天食用的干糧,就進入阿根廷南部未被開發的森林中,然后秉承漢民族先輩在黃土高坡、西北荒漠和東南山地丘陵等地區防沙固田、伐林填山造田的傳統,將一片片阿根廷白人不愿意開發的土地開墾為一塊塊四四方方的農田。
1876年之前,漢國政府規定每個成年華人移民可以認購三十畝土地,1876年5月以后,鑒于移民數量猛增和國內工業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因素,李明遠調整了華人移民認購田地的面積,將每人三十畝下調為每人十畝。
十畝田地一般為位于平原地區的肥沃土地,對于選擇到內陸山林地區居住的華人移民,政府放松了對他們擁有土地的限制,規定每人能夠擁有三畝平地田地和三十畝山田,至于華人私自開墾出來的山林丘陵田地,只要面積不超過五十畝,并且在不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下,政府默認他們擁有開墾土地十年的使用權,十年之后,政府會根據移民一家后代人口的數量,重新對私自開墾出來的田地進行所有權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