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廣闊的非洲殖民地能夠為帝國提供廉價的原材料,降低工業生產的成本,同時為國內工商企業提供消費市場,有利于工商業發展。”
德國神父從經濟、政治、社會等角度闡述了擴張殖民地對德國的好處,然后表態道“
喀麥隆鋁礦經濟利益巨大,利用幾個經濟價值有限的小島和商業據點換取漢國掌握的鋁礦十分合算,因此,
漢堡不萊梅教會和教會所屬的商團同意與漢國的殖民地交換協議,而且,出于保護德意志公民在非洲財產利益的考慮,漢堡不萊梅教會懇請陛下將西南非和坦桑尼亞納入帝國的殖民統治,教會將動員當地的商會成員會配合帝國軍隊的行動。”
“法布利神父曾經帶領傳教士到西南非洲傳教,應該清楚非洲當地的自然環境吧?”
耐心聽完對方的解釋,脾斯麥首相開口反駁道“喀麥隆鋁礦是現今發現的儲量最為豐富的礦場,為了保護帝國的經濟利益,我同意將喀麥隆納入帝國的殖民統治,但是除了喀麥隆外,我不同意在非洲其他地方擴張殖民勢力。”
“伯爵還沒有發現殖民地的經濟價值嗎?”
法布利神父反問道。
“我反對盲目在非洲擴張殖民地是經過慎重考慮做出的決定。”
脾斯麥沒有顧忌到對方的意見,強勢道“海外地區具有巨大經濟價值的殖民地大部分已經落入英國、法國兩國手中,非洲地區除了新發現巨型鋁礦的喀麥隆外,其他地區經濟價值有限,不值得帝國派出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建設,
其次,非洲土著落后不開化,經常容易發生反抗殖民統治的叛亂活動,而如果帝國要維持在當地的殖民統治,就要花費大量資金和部隊進行鎮壓,得不償失。
還有非洲疾病橫行,白人移民無法大規模在當地生存,國內也無法抽調出足夠的官員管理殖民地事務。
所以法布利神父,您認為的大肆擴張海外殖民地實際上對帝國并沒有明顯的好處,反而還需要帝國花費大量的資金維持殖民地的秩序。
我不會同意您的建議。”
“伯爵,事情并沒有您認為的那么糟糕。
漢國已經改進了奎寧生產的技術,帝國政府可以和漢國政府談判,以低價購買奎寧供應移民在非洲的生活需求,而且您如果真的認為由帝國政府直接管轄殖民地得不償失的話,漢堡、不萊梅教會和商團愿意仿照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模式,代替政府管理殖民地事務。”
法布利雖然以神父身份從事殖民活動,但是組成商會的主要成員是德國中小工商業者、小市民、無地農民等社會下層階級,他們在德國國內受到以脾斯麥為代表的容克地主階級的壓迫,迫切希望像英法等列強一樣獲得海外殖民地,然后在殖民地通過剝削當地土著使自己過上好日子,擺脫身為社會底層的身份。
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有天然的矛盾性,即使脾斯麥等容克地主階級在普法戰爭中發揮出巨大作用,但是為了維護地主階級本身的利益和擔心擴張海外殖民地激化與英法的矛盾,脾斯麥一直反對進行擴張海外殖民地。
即使喀麥隆鋁礦的發現證明海外殖民地具有巨大的經濟利益,脾斯麥也不同意完全放開擴張海外殖民地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