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基薩和他的親信費爾拿占據阿根廷兩省之地,而隨著阿根廷第二大省份科爾多瓦落入他的手里,烏爾基薩一舉獲得與米特雷分庭抗禮的資本,再接著,阿根廷的局勢朝著米特雷不愿意看到的局面發展,科爾多瓦周邊的門多薩、圣胡安等省份紛紛改換門庭加入烏爾基薩一方,并且借助戰爭失利的借口不斷向他施壓,搞得米特雷籌劃恢復阿根廷經濟、和人口增長的計劃一直得不到有效實施。
1870年戰爭以前,阿根廷國土總面積約為27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80萬,而八九年時間過后,因為北部六省領土的丟失和持續不斷的國內混戰,即使國內白人家庭保持較高的生育水平,阿根廷的人口數量也只是徘徊在150萬到160萬左右的水平,遠遠沒有達到米特雷目標中的200萬以上的人口規模。
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歐洲人口大規模遷出的第一個爆發期,但是阿根廷國內動蕩不安的局勢使得它錯失了接收移民的最有利的時機,絕大部分有意向移民阿根廷的白人因為擔心自身安全等因素放棄了移民阿根廷的打算,轉而選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作為移民的目的地。
而與阿根廷人口增長緩慢形成對比的則是漢國持續涌入的人口,十年前漢國人口只是阿根廷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十年后的1878年年末,漢國華人人口達到五百六七十萬人的規模,比阿根廷總人口的三倍還要多。
人口數量是國家潛在軍事實力的重要表現,漢國迅猛增長的人口已經讓米特雷感受到巨大威脅,而漢國剛頒布的政策法令則直接讓他放棄了心中最后一絲僥幸,使他明白,決定阿根廷命令的最大挑戰已經到來。
漢國對阿根廷的野心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米特雷一直為與漢國的大決戰做著準備,但是在米特雷的認知中,兩國間的大戰最少在年甚至十年后才可能展開,他還有許多時間慢慢做準備,可是鳥糞戰爭的突然爆發和漢國一方的動作嚴重打亂了米特雷的部署,
聯邦軍隊數量還沒有恢復到1870年之前的水平,聯邦政府的實力也不足以壓服烏爾基薩等地方反對勢力,這個時候與漢國開戰對阿根廷十分不利。
米特雷當然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準備時間迎接與漢國的決戰,但是西方白人信奉的上帝他老人家顯然無法滿足他的愿望,因此,在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候,米特雷只能依靠聯邦政府本身具有的實力直面漢國帶來的挑戰。
米特雷在房間內苦思冥想了一個上午,中午時分,大致整理出應對漢國進攻的方案后,米特雷吩咐隨從邀請烏拉圭總統洛倫索·拉托雷前來商議要事。
漢國政府發布具有戰爭信號的法令后,最為著急的并不是阿根廷臨時總統米特雷,而是烏拉圭總統洛倫索·拉托雷。
烏拉圭國土狹小,十七萬平方公里的總國土面積中,已經有六萬多平方公里落在漢國手中,一旦戰爭再次打響,首當其沖受到侵略的必然是烏拉圭這樣的小國。
烏拉圭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口,要想保衛國家安全只能尋求阿根廷的幫助,所以洛倫索·拉托雷得知漢國方面的消息后,立刻乘船來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準備與米特雷共同商討出如何對抗漢國的方案。
“洛倫索·拉托雷總統,漢國發布的政令是什么意思,想必閣下已經十分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米特雷看到匆匆趕來的洛倫索·拉托雷,直接道“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緊密聯合起來,共同應對漢國的武力威脅,在這一點上面,閣下應該沒有疑問吧?”
“沒有沒有,烏拉圭上下國民愿意與阿根廷人民一道,共同抵抗東方黃種人的入侵。”
烏拉圭總統洛倫索·拉托雷立刻表態道。
“大戰在即,阿根廷、烏拉圭兩國確實需要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