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推進、穩扎穩打是李明遠制定作戰計劃時著重提醒的內容。
影響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在國家實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占據戰略優勢的國家只要不犯下輕敵冒進的錯誤,依照穩妥的辦法步步消滅對方的有效軍事實力,便不難取得戰爭的勝利。
漢國已經度過立國之處最艱難的時刻,經過十年埋頭苦干的發展,漢國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都已形成對阿根廷的絕對優勢。因此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李明遠首要考慮的便是穩固本方的戰略優勢,不給阿根廷部隊咸魚翻身的機會。
漢國政府頒布備戰法令后,漢國和阿根廷政府都在緊鑼密鼓的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在緊張的備戰氛圍下,時間緩緩推移到1879年三月四日,這一天,影響南美歷史發展大勢的進程因為一場戰爭而發生改變。
漢國與阿根廷間的戰爭正式爆發,李明遠在新京練兵場舉行誓師大會后帶領國防軍主力部隊十六萬人先行出發,吳鳳典、陳尚發帶領六萬警備軍作為戰略預備軍延遲四天出發,劉樸、趙延、胡金鐘等人則留在漢國本土,負責為前線部隊運輸物資給養以及維護國內領土安全。
十六萬國防軍和六萬警備軍的責任不包括運輸物資給養與武器彈藥,這些任務統一交給組織起來的民兵部隊與自愿支援前線的華人青壯負責。
阿根廷戰爭是決定漢國未來命運的國戰,在李明遠和政府官員的號召下,三線民兵和自愿支援前線的華人青壯以各自所屬的定居點不同,劃分為一支支規模不等的后勤運輸隊伍,然后在每個定居點的退役老兵以及政府公務人員的帶領指揮下,自備干糧或者是腌制好的肉類食品,沿著國防軍主角部隊走過的路線行進,為部隊提供必需的糧食物資支援。
漢國青壯華人數量在150萬人以上,除去參加國防軍和警備軍的人數,自愿報告支援前線的青壯人數為50萬,人數規模超過作戰部隊的兩倍還多。
漢國華人青壯踴躍參與支援前線的任務,不僅因為阿根廷戰事的成敗關系到每個漢國百姓的利益,更直觀的是參與后勤運輸任務可以得到足夠的好處。
漢國政府規定,參加后勤運輸的漢國百姓將授予他們支前義民的身份,等到戰爭結束,那些有支前義民身份的華人百姓可以憑借后勤部門簽發的支前功勞本,領取規模不等的田地或者是金錢獎勵。
一般而言,一個華人支前義民最少能夠領取五畝土地,多的能夠領取三十畝土地,如果在執行后勤運輸的途中立下其他功勞。獎賞土地的面積還會提高。
以占領區的土地為報酬鼓勵華人青壯支援前線是李明遠主動提出來的建議,在建議交付政府官員討論的時候,一些官員反映獎賞土地的數額太多,應該削減獎賞土地的規模,還有一些官員則建議節省政府開支,采取強制措施無償征召百姓支援前線。
官員們的意見反饋回來后,李明遠并沒有采納,因為根據后世經驗,發起一場重要決戰,只有讓普通百姓分享到戰爭帶來的好處才能團結大部分人,使得政府的統治基礎更加穩固,而那些將戰爭所得或者國家發展紅利私吞的統治階級,即使在一段時期內能夠維持他們的統治,最后也一定會被廣大民眾拋棄。
不患寡而患不均,將個人或者集體上升到國家的高度,一個利益分配均衡的國家更具有競爭力,在與其他國家競爭或者發生戰爭時候,整個國家更容易凝聚成一個整體,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力。
李明遠是個有原則的人,他更傾向在保證本身的統治地位下,保障國內普通百姓的利益,政府官員只是統治國家的工具,真正能夠維持他手中權力的是軍隊和普通百姓的支持,因此,即使施行的許多政策不利于官僚階級,李明遠仍然一力支持將政策擴展到國內的每個角落。
三月九日,李明遠帶領國防軍主力出發五天后,一支支擔任后勤運輸的華人隊伍排成十多里長的隊伍,沿著烏拉圭河行進。
“陸大哥,過了前面鎮子就出了國界,這幾天烏拉圭河上不太平,經常有被打散的阿根廷士兵襲擊運輸隊伍,咱們是不是要小心一點?”
騎在一匹棕色毛發大馬上面的王士珍對著同行的陸榮廷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