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后世常見的化工工藝背后的一組化學反應方程式,一個簡單的化工現象原理,單獨拿出來都可能是一個重大的化工發現,但是局限于當前的總體科技水平,李明遠只能將能夠記住的一些知識寫出來,交給留學歸來的本土學生,然后注重保密,將這些知識嚴格限定在皇家研究院化工行業的小部分研究人員中間傳播。
剛果紅試劑的發現算是染料化工方面的一個小進步,而在漢國大化工體系的規劃中,目前正在進行發展的化工分支行業包括染料、橡膠、火炸藥、純堿、醫藥化工、煤化工、塑料、催化劑化工、感光材料、涂料工業、人造纖維、石油化工、化肥工業一共十三個方向。
化工染料行業中,以氨基蒽醌為主要原料進行堿熔制獲取還原藍rsn物質、分離獲取堅固度更高的2-萘酚-3-甲酰芳胺、完善色酚as色系等工作仍在進行中,當前的研究方向以無機染料為主,有機染料的開發尚要等到二十世紀以后。
橡膠工業方面,本土掌握的充氣自行車輪胎技術引起德國、英國等科學界關注,利用天然橡膠為原料,開發多種實用產品的科研工作,西方國家也在加緊進行,同時,依賴早期積累的技術優勢,科學院中一些本土研究人員開始依照李明遠編寫的技方案,嘗試用苯胺作硫化劑、炭黑作補強劑,繼續進行提高橡膠可塑性能的相關實驗。
純堿可用于玻璃制造、食品加工工業、味精生產等行業,
1861年,e.索爾維在煤氣廠從事稀氨水的濃縮工作時,在用鹽水吸收氨和二氧
化碳的試驗中得到碳酸氣鈉。同年,他獲得了用食鹽氨和二氧化碳制取碳酸鈉的工
業生產方法的專利。
此生產方法被稱為索爾維法,又稱氨堿法。1863年,e.索爾維與兄弟a.索爾維籌集資金,組建索爾維公同,并在比利時庫耶建立純堿廠,1865年1月投產,1872年產量達到日產10噸。
1873年索爾維公司所產純堿在維也納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了質量純凈榮普獎,自此以后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索爾維法一直是制作純堿的主流方法,稍后的侯氏制堿法、德國察安法都是在索維爾法基礎上進行的改進和完善。
改進索維爾法的難度相對較高,本土在這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以李明遠提供的碎片式技術點,嘗試還原侯氏制堿法的主要工藝流程。
漢國以軍事起家,和軍隊武器裝備直接相關的火炸藥化工同樣是大化工發展計劃中的重點,制作無煙火藥苦味酸的主要方法有兩種,即酚的磺硝化和二硝基苯酚的硝化,后者是由氯二硝基苯的水解制備的。第一種方法涉及分二步進行的工藝,該工藝包括酚的磺化步驟,以及然后將所得的已磺化酚硝化的步驟。然而這樣一種工藝有許多缺點磺化操作時間長并且免不了使生產率水平低,然后硝化操作要在已稀釋的介質中進行,這又導致降低生產率。制備苦味酸的另一方法也包括許多步驟一氯苯的硝化得到氯二硝基苯,隨后將所得產物水解,然后由硝酸和發煙硫酸的混合物硝化二硝基苯酚。該方法由于其時間長,復雜并且污染嚴重而不能令人滿意。
兩種制作苦味酸的大致方法都記在李明遠的腦子里,只不過因為事關機密,從事苦味酸制作方法研究的人員都是本土培養的華人學生,實驗過程中遭遇多次挫折,直到1880年元旦前一天,才完成實驗性制備技術路線,至于熟練掌握技術工藝,進行規模化生產,大概還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時間。
橡膠化工、染料化工、純堿化工、火炸藥化工是大化工體系中的重中之中,本土十年培養的本土化工人才、留學化工人才百分之七十以上集中在以上四大化工分支行業。
用作紡織原料的人造纖維、處于高分子加工階段的塑料化工、目前主要用來生產相機膠卷的感光材料以及技術條件尚不成熟的煤化工、石油化工等其他化工分支行業,雖然有一部分產品具有出口優勢,但是考慮到后續技術發展難度較高,因此僅僅處于技術儲備階段,不作為未來十年發展的重點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