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印第安納州政府以301反對,217贊成的結果,駁斥了優生學者們的議案,
不過,政府的反對并沒有打消他們的念頭,相反的是,看到越來越多的美國群眾接受他們的主張,優生學者們受到鼓勵,繼續在失控的道路上狂飆突進。
與有色人種,特別是與華人通婚的白人女性,被家庭排斥,他們生下的孩子劃入有色人種族群,被剔除出白人族群范圍內。
美國政府沒有單方面撕毀《華工遣返協議》之前,近三十年間,約有57萬人次華工抵達美國,排除遠洋運輸途中因疾病、風暴等事故死亡和已經返回回南美本土、遠東故鄉的人數,1882年4月份,全美大約有31萬華工和具有華人血統的華人、白人混血兒后代。
進入異國他鄉闖蕩,勤勞吃苦的華工們雖然遭受白人男性歧視,但是那些完成勞工工期、在美國地方從事雜貨鋪、貨郎等生意的華人男性們,相對而言,在與白人女性的接觸中,能夠受到更為溫和的對待。
醫藥郎中、鄉間小貨郎、小雜貨店主們經常與白人女性接觸,久而久之,一部分出身美國社會底層的白人女性被華人男性特有的東方氣質所吸引,排除了家庭的阻礙和周圍的目光,嫁給了和她們膚色不同的華人。
南美漢國崛起帶來華人精神上的解放,剪掉辮子、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后,稍稍注重打理個人穿著、外貌的年輕華人勞工們,漸漸破除美國主流社會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污蔑,因此,隨著滯留美國的時候越來越長,長年單身的華工與白人女性結合的事例逐步增多,至南美漢國方面準備統計離美華人數量時候,才發現總計30萬申請移民南美漢國的群體中,白人女性數量突破4萬人,男性華工和白人女性的混血后代數量,也將近10萬人。
算上雙方結婚,但是不愿意跟隨華人丈夫離開美國的數額,與男性華工結婚的美國普通女性大概在5萬余人。
不是所有的白人女性嫁給華人丈夫后,都愿意離開長久生活的美國,同時,也不是所有留美華人,都愿意接受漢國伸出的援助之手,舍棄部分家業,回到陌生的南美漢國。
包括華工、嫁給華人的白人女性、混血兒后代,被漢國政府默認為華人族群的總人口數量約36萬,而最后,選擇離開美國的總數量也只是為30萬。1萬多嫁給華人的白人女性和4萬多華人依舊選擇留在美國。
人各有志,留美華人有他們的考慮,漢國政府方面也有選拔移民的具體要求。
每年要求移居南美本土的華人數量早在兩年前,便超過漢國遠洋運輸船只的承載極限,漢國本土也過了但凡是華人就一律接收的初期階段,要求移民南美本土的華人數量很多,只有符合政府移民標準的人群才會接收,像那種地痞流氓出身、社會渣滓的家伙,即使僥幸躲過入境審查,后續被發現后,照樣逃脫不了發配殖民地的命運,至于對他們進行社會改造,上至皇帝李明遠、下至普通的漢國百姓,都沒有那個心思,如果耗費大量精力,試圖改造一個本性頑固的社會渣渣,倒不如重新接收幾個生性樸實、遵紀守法的普通華人來的經濟實惠。
派遣遠洋運輸船只幫助華人撤離美國是出于民族、國家道義,至于不愿意撤離的數萬華人,漢國方面也不會強求。
自1882年5月6日第一批三十余艘遠洋運輸船只抵達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邁阿密起,起始至南美本土,沿著大西洋、太平洋兩個方向的運輸船隊,持續不停的駛往北美地區。…………
排華法案的影響超出歷史同期,為了及時掌握美國國內局勢變化,李明遠專門召集原駐美移民事務負責人王有田、外交部總長胡亞基等人,詢問相關情況。
“加州、阿拉巴馬州兩地的排華情況最為嚴重,當地的激進份子不僅排斥、驅逐,連一些留著黑頭發,相貌接近華人的白人女性也會遭到他們的迫害……”
原駐美移民事務負責人,現督察院御史王有田匯報道。
“過猶不及,美國人會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
李明遠從未對美國人的道德下限抱有幻想,美國國內因為《排華法案》的頒布,進而將種族歧視擴大化的舉動,也并不讓人感到奇怪。
“安南華人運輸行動進行得如何?抽調遠洋船只運輸美國華人,會不會對安南行動造成過大影響?”
“截止十月中旬,已經有約76萬安南華人抵達本土,剩余26萬安南華人預計將在1883年2月份前,搭乘運輸船抵達南美本土,抽調部分遠洋運輸船只,不會對安南運輸行動造成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