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艦艇基層官兵家庭情況是海軍政宣司的職責,作為一名輕型巡洋艦艦長,插手底層官兵私人事務,會不會有越權之嫌?”
陳賓實不忍反駁父親的教導,但還是道出心中的一個不解問題。
“賓實呀,你真應該向徐之宣、楊光榮那些留學后輩學學,本土海軍建立之初,各級將領和士兵多是出身于中下層家庭,和西方列強國家中,海軍軍官以貴族子弟擔任為主,軍官和普通海軍士兵等級分明、互不接觸的現象是完全不一樣的。”
陳金鐘嘆了一口氣,耐心教導道:“海軍、陸軍皆是陛下親手所創,兩軍成立二十余年,陛下每年都會到海軍軍軍官學院和陸軍軍官學校,參加軍校生畢業典禮,為優秀畢業生親手頒發佩劍、畢業證書。
論出身和事務繁忙程度,你一個輕型巡洋艦的艦長還能比得過陛下?
陛下諸事纏身之際,尚且時常抽出時間到陸海軍視察、慰問,十余萬陸海軍官兵中,不僅將級以上軍官,陛下皆耳熟能詳,就連許多的優秀校級軍官,陛下也能說出他們的姓名、背景。
德意志軍官教導團成員皆言本土陸海軍上下一心、訓練有素、士氣昂揚,而實際上,本土陸海軍能夠有今日之勝狀,除了武器裝備更新換代及時、后勤保障充裕的表面因素,最重要的是陛下對陸海軍一如既往的重視關注,如果沒有陛下愛兵如子、每每關心中下層官兵的努力,即使擁有再精良的裝備,也發揮不出如今日般的戰斗力。”
“孩兒愚鈍,聽了父親今日所言,方才醒悟。”
陳賓實回想起李明遠歷次視察軍隊和學校,在海軍基地和海軍軍官學校中,清楚的分辨出許多基層軍官,并喊出他們名字的場景,頓時恍然道。
“為父雖然沒有在軍隊中任職,但是從軍、從政的經驗都是相通的,為將、為帥者,不一定要有高超的臨戰指揮才能,但是卻必須具有團結中下層官兵、根據每名部下特征,合理安排不同職位的能力。”
陳金鐘想要在生命最后兩年的時間中,盡力將自己的從政、做人經驗傳授給兒子,所以,很多以前有所忌諱的話題,也對兒子委婉的說了出來。
“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依照陛下當前身體狀況,最短也能繼續執政三十年,三十年之內,即使實行了君主立憲制,以陛下的威望,軍政大事仍然會由陛下一人而決,
而在海軍事務方面,陳森、李漢兩人比起羅林山、趙永增、王大山、王小山等陸軍將領,資歷戰功謙遜一籌,之所以陛下選中兩人為海軍部兩長官人選,則是因為高級海軍將領稀缺,符合海軍部部長、海軍總參謀長選拔標準的人選只有陳森、李漢二人。
依為父從商、從政三十余年經驗看,陳森、李漢雖為海軍兩長官,但是最終決策權依舊在陛下手中。”
陳金鐘接過兒子遞過來的參茶,喝完一口后,繼續道:“而在陳森、李漢之下,原海軍參議官,現新任大西洋艦隊司令候泰元少將和原海軍陸戰隊司令,現新任太平洋艦隊司令馮國安少將皆為過渡性人物,等過個三五年時間,擁有出海留洋經驗的少壯派軍官成長起來,海軍兩長官和兩艦隊司令的人選,都將從留學軍官中篩選。
當前本土海軍出現部分軍官斷層的現象,這種現象對海軍綜合戰力發揮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對于你們這一代的留洋海軍軍官來說,卻是難得的上位機會,只要在年后的陸海軍聯合軍事演習以及未來數年的服役生涯中,表現出應有的能力,升任海軍少將,乃至成為兩艦隊司令、海軍兩長官,也未嘗沒有希望!”
說到核心處,陳金鐘認真凝視著自己的兒子,再次叮囑道:“陸海軍聯合軍事演習和競選主力戰艦人選的機會,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在海軍未來數十年發展中,最終的前程!
競選主力艦艦長和陸海軍聯合軍事演習兩件事情同等重要,你一定不能因為疏忽,錯過了寶貴的機會!”
“父親教誨銘記于心,孩兒定當努力爭取,不讓父親失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