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城北城,外交部辦公大樓內部,英國公使亞爾曼端坐在三樓一處靠窗戶的椅子上,一邊等待漢國政府的回復,一邊觀望著外面的景物。
人流、車輛川流不息,各式農業、工業產品錯別有序的擺放在店鋪和攤位上,往來的人群走走停停,不時從集市旁的店鋪中,購買幾件節日慶祝的用品和家庭所需的工業品。
相隔十余年時間,再次回到南美,升任英國駐漢國公使的亞爾曼,望著窗外的場景,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十四年前,阿根廷聯邦政府尚存,這座城市的名字還是叫做科爾多瓦的時候,亞爾曼作為一名外交新貴,來到阿根廷擔任英國駐科爾多瓦領事館副參贊,十四年后,南美漢國席卷拉普拉塔,阿根廷、烏拉圭兩國在1878年那場戰爭中成為歷史,南美漢國的華人,取代了西班牙裔白人,成為了拉普拉塔地區的主人。
西班牙式的哥特建筑猶在,只是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群,換成了來自遠東的華人。
親眼目睹了發生在拉普拉塔地區政權更迭的事實,亞爾曼在為阿根廷、烏拉圭白人們感到惋惜之余,也不禁對南美漢國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好奇。
當前的世界是白人主導的世界,黃種人、棕種人、黑種人,在西方列強國家眼中,都是低人一等的存在,但是華人這個被拿破侖大帝稱為沉睡的巨獅的種族,沒有在遠東大陸蘇醒,卻在南美南部,由一群最底層出身的華工,用了短短二十余年時間,便完成了由農業國到初級工業國的改變,縱觀世界諸國,除了德意志國和美利堅國抓住新型工業革命,早晨了國家綜合實力的跳躍式提升外,便只有南美漢國一國取得了類似的成就。
雖然沙皇俄國和遠東一角的東瀛國也在效仿西方列強進行新型工業革命,但是對比他們兩國擁有的工業和國民基礎,他們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與南美漢國相比,仍然擁有不小的差距。
十余年前,依靠秘魯華工起家,相繼打敗巴西帝國、阿根廷共和國,占據巴西南部兩州和阿根廷北部五州的南美漢國,被西方諸國稱為南美普魯士,而十四年后,本土華人、白人、印第安人總量達到1742萬,鋼鐵總產量超過奧斯曼帝國、荷蘭王國,躍居世界第八的南美漢國,摘掉了南美普魯士的稱號,被英國、德國賦予了新的稱號,南美洲的德意志。
南美漢國經濟、政治領域全面向德意志靠攏,1880年至1889年間,德國政府加大了對南美漢國的投資力度,總計超過萬人的船舶、鋼鐵冶煉、機械制造等方面專業人才和價值達到七千萬兩白銀的工業設備,從德國本土,源源不斷的運往南美漢國。
德國方面出售、贈送的各種機械設備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為已經在歐洲普及,不具備專利壁壘的技術,少部分為漢國花費重金和使用技術交換手段,換取的前沿先進技術,不過,不論是已經普及的一般工業技術和具有優越性的前沿先進技術,南美漢國政府全部一概接收。
大工業體系是一個涵蓋數千細分領域的整體性工程,即便是一些在歐洲多國普及的工業技術,引進到本土后,也能補足本土工業在相應領域的短板,達到工業領域全面發展、全面提高的目的。
經濟領域接受德國有償援助,政治領域借鑒德國經驗、同時根據本土實際情況,籌備君主立憲制度,進行政治領域改革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