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使亞爾曼粗略列舉出英國占有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權依據,毫不退讓。
“馬爾維納斯群島歷經貴國、法國、西班牙和阿根廷統治,因為歷史原因,主權歸屬問題復雜,我國政府愿意尊重貴國的利益,擱置馬島主權爭議,承認貴國實際統治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事實,不過,至于雙方在經濟合作、技術引進交流等方面的問題,需要經過詳細商討后,才能確定。”
胡亞基不在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歸屬問題上與英國公使糾纏,轉而將談話的重點重新引到兩國經濟合作問題上。
“當然,英、漢兩國間進行更加密切的經濟合作交流牽涉面甚廣,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便得出兩國同樣滿意的結果。”
英國公使亞爾曼回應道:“出于對貴國的尊重,大英帝國會做出照顧貴國利益的讓步,同時,帝國也希望貴國能夠忘記以前發生的誤會,做出對雙方有利的決策。”
“對于朋友,大漢國向來是慷慨和歡迎的,這一點請閣下放心。”
胡亞基笑著與亞爾曼握手,積極回復道。…………
為了給美國人樹立一個攔路對手,維護英國資本在南美洲的利益,英國人放松了對南美漢國的限制,在一些無關本方核心利益的方面做出了讓步。
1889年1月17日,英漢兩國簽署了旨在共同遏制美國的協議。
協議主要內容為:
一在購艦、留學生派遣、工業技術引進等方面,英國解除對漢國方面的限制,給予漢國與東瀛同等的權限和地位(早在甲午之前,英國便開始扶持東瀛。)
二英國承認漢國在巴拉圭王國的權益,允許漢國政府在利益受損的時刻,采取必要的保護性措施。
三擱置馬爾維納斯群島主權爭議,漢國承認英國控制群島的現實。
四漢國承諾加大在鐵路、金融、農業、畜牧業、化工、電氣等領域與英國的合作,允許英國在本土設立四家外資銀行,(四家英資銀行與本土民間銀行一樣,接受帝國中央銀行監督、管控。)
五漢國方面承諾加強巴拉那河、巴拉圭河流域的治安管理,擴大英國商船在兩條大河自由通航的權限。…………
協議簽訂完成,次日,漢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直接點明美國政府舉行美洲國際會議的意圖,揭露美國通過資本輸送的方式,對南美洲諸國進行經濟剝削的陰謀手段!號召南美諸國認清美國的的真面目,拒絕在華盛頓舉辦的美洲國際會議。
與漢國外交部相互呼應,英國政府于1月20日,同樣發布態度明確的聲明,直言反對美國介入南美洲事務。
受英國人態度影響,
智利、巴西共和國最先表態退出美洲國際會議,稍后幾天,秘魯、厄爾多瓜等國也先后表達了委婉拒絕的態度。
諸國紛紛拒絕參會,愿意參加會議的國家只有中美洲一票小國和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兩個南美洲國家,遭此挫敗,第一次申請舉辦的美洲國際會議,最終因為參與國家數量不足而被美國政府宣布取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