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國與夏威夷王國建立公使級外交關系,帝國海軍青年軍官鄺永忠少校赴夏威夷就任武官!”
兩行黑色大標題,醒目的出現在報紙頭條區域,陸榮廷順著標題一路讀下去,漸漸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因為西方各國商人涌入夏威夷群島,他們帶來的霍亂、腮腺炎、流感、天花、麻疹等傳染病奪去了約五分之四土著人的生命,
在1778年,第一個西方航海家詹姆斯.庫克船長登陸夏威夷時,島上有30多萬夏威夷土著,而到1876年,島上的夏威夷土著只剩下6萬余人。
人口的大量死亡造成嚴重的勞力短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夏威夷開始從海外輸人勞動力,從事種植園的工作。先后來到島上的有中國人、東瀛人、、葡萄牙人、美國人等國家移民。
外來勞工,尤其是華工和東瀛勞工的引入,改變了夏威夷群島的人口結構,至1889年年初,夏威夷華人,包括華人化的土著女性、華人與土著女性結合的后代,總數量達到12萬人,超過當地的土著,成為當地第一大人口種族。(夏威夷土著為波利尼西亞人種,人種屬于黃種人和白種人的過渡人種,巨石強森就是波利尼西亞人。)
居于華人之下,夏威夷第二大人口族群是當地土著,數量約為5萬人,第三大人口種族則為東瀛人,數量約為3萬人。
華人和東瀛人是夏威夷的主要外來族群,占據了夏威夷總人口的四分之三,而排在華人和東瀛人之后,在外來人口族群數量排名第三的美國人,只有兩千余名傳教士、商人、普通移民,人口數量遠遠低于華人、東瀛人。
美國人雖然在移民數量方面處于劣勢地位,但是借助最早進入夏威夷群島的優勢,美國人強迫夏威夷國王簽訂不平等條約,使得美國政府獲得了在夏威夷建立軍港和派駐少量海軍陸戰隊士兵的權力。
夏威夷主島瓦胡島珍珠港港口,常年部署著一支數量約100人的陸戰隊士兵,和一個能夠提供糧食、水果等基本物資補給的供應站,設立在珍珠港中的兵營站點是美國政府對夏威夷王國施加政治壓力的核心支柱,在之前數年,因為有駐軍軍港支撐,美國駐夏威夷王國公使館,硬是壓制著漢國、東瀛政府,取得了對夏威夷的主要控制權,
但是,美國獨霸夏威夷王國的局面,因為英、美交鋒,出現了改變,為了分擔外交壓力、打擊美國在南美洲北部地區的擴張,英國政府第一次明確表態,支持漢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利益訴求,因此,在得到英國外交支持后,漢國政府得以越過美國駐夏威夷王國公使館,單獨與夏威夷王國簽訂正式的建議協議,雙方建立公使級外交關系,夏威夷王國給予漢國和美國同等的政治待遇,在瓦胡島珍珠港港口附近,劃出一塊面積約480畝的土地,作為漢國南太平分艦隊的物資補給港口和海軍陸戰隊駐扎營地。
夏威夷將漢國陸戰隊駐扎營地,安置在美國營地附近,未免沒有打著相互制衡的主意,
不過南美漢國在南太平洋地區實力不足,進駐夏威夷群島的核心任務便是遏制美國對夏威夷的吞并,所以倒也沒有計較夏威夷政府的小心思。
以慶祝漢國、夏威夷王國建交為契機,本土政府宣布派遣一艘2500噸級巡洋艦和一艘1350噸級輕型巡洋艦、三艘輔助船只組成的艦隊,隨同漢國公使鐘俊成(留美幼童出身,在美期間主要學習外交領域知識。)
漢國駐夏威夷王國武官,海軍少校礦永忠、三個排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公使館助理人員等,一共150余人的外交團隊,對夏威夷王國進行外交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