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海軍部和海軍參謀總部的效率挺高,這么快就制定好了購艦方案。”
李明遠接過兩人親自奉上的文件,仔細查看了十余分鐘,然后合上文件,笑著問道:“呈上來的五套購艦方案中,海軍部和海軍參謀總部最傾向于哪一個?”
“陛下,我和李將軍都認為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最合適。”
“說說你們的理由。”
“奧蘭多級標準排水量5600噸,
長91.5米,寬17.07米,吃水6.86米,常壓狀態動力5500馬力,常壓航速17節,強壓通風狀態8500馬力/航速18節,續航力10000海里/10節載煤正常狀態900噸,
水線裝甲帶厚254mm(復合裝甲),高1.67米;裝甲甲板厚50-76.2mm,裝甲盒前后隔堵厚406mm(鍛鐵),露炮臺裝甲墻厚152mm,副炮炮塔厚127mm,指揮塔厚305mm,
火力系統方面,配備2門234mm/32倍后裝線膛炮x2x1,10門152mm/26倍后裝線膛炮,6門6磅速射炮,10門3磅速射炮,
額定乘員484人,造價21萬英鎊,具備和大型遠洋巡洋艦一戰的能力。”
陳森根據搜集到的艦船整體性能數據,照本宣科道。
“奧蘭多級裝甲巡洋艦價格實惠,軍艦整體性能也不錯,不過,那個裝甲盒的度是足夠了,寬度太窄,只是一道1.67米高的裝甲帶在實戰中。恐怕不能對機艙鍋爐艙形成有效的保護,
依我看,倒不如把重量節省下來加強到只有2-3英寸厚的裝甲甲板上,取消這個象征性的裝甲盒。”
“裝甲帶是英國彭布羅克造船廠設計的防護裝置,等到帝國海軍方面定下購艦方案后,可以去找彭布羅克造船廠協調改進。”
陳森附和道。
“英國人的整體造艦水平要比本土三大造船廠高出許多,在艦船建造技術方面,帝國海軍造利用購艦的機會,向他們好好取經學習,而在設計和武器配置方面,如果認為英國人設計的不合理,我們也要勇敢指出來,做出針對性的改進。”
“陛下教導的是,海軍部、海軍參謀部會聯合本土三大造船廠,認真審查艦船設計、建造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多用點學習、反思,總歸是好的,行了,你們的購艦方案通過了,就按照我上次和你們談話的要點,盡量說服彭布羅克造船廠答應購買一艘、本土自建一艘的簡易模式,為了達成購艦目的,中央政府可以額外為海軍提供一筆最高不超過100萬漢元的購艦補貼經費。
好好干,盡快在7月份之前,完成購艦合同的簽訂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