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皇黨對海軍的深厚影響屬于南北分裂后,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即不能粗暴處理,也不能放任不管。”
豐塞卡臉色沉重,吩咐道:“向海軍艦隊內部安插監管軍官、其他族群水兵的行動要繼續進行,只要海軍各主力軍艦的控制權掌握在共和政府手中,那些守舊的軍官、水兵們就掀不起風浪。”
“好的,總統閣下,海軍方面會聯合港口守衛部隊,加強對艦船軍官、水兵的監管。”
依次詢問完陸海兩軍相關方面的情況,得到原本預定的對保皇黨方面優先發動進攻的戰略計劃失去可行性的推斷后,議會的論題便又重新回到了巴拉圭事變問題上。
對保皇黨武裝發動全面進攻的時機不成熟,
巴拉圭國內提前爆發政治動蕩,失去了在中北部沿海方向的進攻機會,同時在巴拉圭方向上,又得到了一個收復國土、提振國內民心的機會,豐塞卡意識到,如果戰爭不可避免,那么巴西共和國最合適的突破方向在巴拉圭。
巴拉圭國內經濟瀕臨崩潰、兩方掌控主要軍事力量的勢力,為爭奪巴拉圭最高權力,正積蓄著力量,準備進行最終決戰。
巴拉圭人口稀少,總數量不過五十余萬的人口中,又有近五萬人被強制性征召進軍隊中,
內戰一旦打響,原本軍隊數量便不多的軍隊再集中于亞松森附近進行廝殺,那么,防御空虛的巴拉圭西部、北部地區,將成為巴西共和國陸軍肆虐的游樂場。
以優勢兵力向防御兵力空虛的巴拉圭北部發動進攻,獲得勝利的可能性極大,不過,即便巴西共和國單獨面對巴拉圭時,擁有著全面碾壓的優勢。
可是,在沒有得到英國的支持以及消除漢國對本方軍隊的威脅前,無論是豐塞卡還是坐在大廳里的官員、將軍們,都不敢做出派兵進攻巴拉圭的決定。
豐塞卡在等著一個消息,佩紹托、莫拉伊斯等巴西共和國高層內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也是為了等待一個決定性的消息,沒有聽到那個消息之前,即便豐塞卡的演說如何豐富生動,也不會有人給予他明確的回應。
會議由早上開到晚上,傍晚七點,一封發自英國公使館的電報傳到了豐塞卡的手中。
“英國人答應了我們的條件,英國公使代替英國政府做出承諾,原則上支持共和國政府收復領土、打擊洛佩斯政權的正義戰爭,英國方面會為共和國政府提供外交和物資支持,確保戰爭局限在巴拉圭領土范圍內,不允許其他國家將戰爭蔓延到共和國本土控制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