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眾高層打消了疑慮,就介入巴拉圭的問題達成了共識,接著,巴西共和國的軍事機器便迅速開動了起來。
與漢國交界的兩萬巴拉那州駐軍不動,里約熱內盧、圣保羅、坎皮納斯等地的駐軍,按照共和政府的命令,向著烏貝拉巴、圣若澤兩地開進、集結,準備采取保守的作戰策略,優先進攻戈南馬托格羅索州和亞斯州南部地區。
1889年6月10日,第一批4000人的巴西共和國陸軍抵達圣若澤,1889年6月17日,烏貝拉巴駐軍人數增長至1.1萬人,1889年6月20日,聚集在靠近南馬托格羅索州和戈亞斯州南部地區的巴西共和國軍隊總數達到3.2萬人。就在巴西共和國緊張向邊境地區調動兵力的時候,決定巴拉圭政權歸屬的大戰,也緩緩拉開序幕。
半個多月前,1889年6月3日,經過一周時間整頓、修整,近衛騎兵營營長曼利伊利、巴拉圭陸軍第二旅旅長沃什伯恩、巴拉圭陸軍第三師師長西爾維斯特雷三人在康塞普西翁正式宣告誓師出征,南下掃除四人攝政委員的叛逆武裝。
當天中午,誓師儀式結束,三人留下1500士兵防守康塞普西翁,然后帶領剩下約1萬名士兵,搭乘最近搜羅到的40余艘大小船只,順流而下向亞松森方向發動進攻。
6月4日傍晚,討逆聯軍行進至巴拉圭河中下游水域,駐守在伊瓦波沃港的300余名港口守備部隊不戰而降,攜帶著武器、船只加入了討逆聯軍的行列。
6月6日,進軍途中,依次接納、整編了數支問詢趕來的地方駐軍小部隊,討逆聯軍的數量增加至1.12萬人。
6月8日,討逆聯軍在巴拉圭河沿岸的圣佩德羅小鎮短暫修整一晚,接著,第二早上,匯集了更多運輸船只、士兵的船隊按照作戰計劃,繼續向南進發。
6月8日中午,為了遲滯討逆聯軍費推進速度、為固守亞松森爭取更多的時間,四人攝政委員會簽署調兵法令,命令近衛軍、第一步兵旅各抽調一部分兵力,聯同亞松森政府招募的1000青壯一塊出發,趕赴討逆聯軍進軍路線上的安特克拉港和亞松森北部郊區的林奇奧鎮駐守抵抗,然后在完成遲滯任務之后,幸存部隊分做兩路,一路由近衛軍少校布坎蘭帶領,返回亞松森,另一路由第一旅第三營營長波爾克帶領,轉走陸路繞到討逆聯軍背后,以分散出擊的方式,對討逆聯軍的后勤補給路線,進行襲擾和破壞。
調兵命令發布一天后,1889年6月9日下午,總計1800名,由近衛軍一部、第一旅第三營和1000名臨時招募的士兵組成的增援部隊,分別抵達林奇奧鎮和安特克拉港。
林奇奧鎮和安特克拉港兩地,一個扼守著亞松森的北大門,一個是巴拉圭下游地區的軍事要地,二者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1年前,第一次巴拉圭戰爭期間,小洛佩斯帶領的巴拉圭部隊和巴西、阿根廷組成的聯軍,曾經在兩地進行了一場長達11個月的拉鋸戰。
21年前發生的那場戰爭,以巴拉圭的慘勝告終,但是21年之后,當戰斗的兩方換成了討逆聯軍和四人攝政委員之后,戰爭的激烈程度大大降低。
6月10中午,討逆聯軍一部抵達安特克拉港,隨即向港口駐軍發動試探性進攻。
6月12日,討逆聯軍投入3000名士兵,加入對安特克拉港的圍攻戰。
6月15日上午9時,港口駐軍一部發嘩變,臨近港口西部的高地出現防御缺口,
上午11時,200余名討逆聯軍士兵沿著缺口進入港口內線防御陣地,安特克拉港口防御體系出現崩潰征兆。
下午13時,涌進港口內線防御陣地的討逆聯軍士兵數量超過1000人,港口核心要塞面臨被四面包圍的危機。
下午14時,第一旅第三營營長帶領殘余的200余名士兵擅自撤離,近衛軍所部防御側翼暴露。
下午16時,安特克拉港石堡要塞升起白旗,近衛軍少校布坎蘭和港口駐軍指揮官帶領約800名士兵走出石堡,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