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哥倫比亞遭遇的冷落以及英、法、德諸國的反對不同,遠征艦隊剛一抵達委內瑞拉卡貝略港,便受到委內瑞拉的熱烈歡迎,由于美國駐委內瑞拉公使提前通報,為表示重視,委內瑞拉總統親自派遣外交部長等數名部長級別高官至港口迎接。
卡貝略港瀕臨加勒比海南岸,南距巴倫西亞30公里,東距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200公里,是委內瑞拉國內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港口,全國6成以上的的進出口貨物在這里集散。
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70余個港口中,卡貝略港排列第七。
卡貝略港始建于1589年,經歷300年發展以及委內瑞拉獨立后的重點建設,港口已經成為連接歐洲、南、北美洲地區之間,最重要的貿易口岸之一,擁有水深10米以上碼頭16個,能夠為大型商船、軍艦提供物資補給和停靠需求。
一百余艘艦船停靠在卡貝略港口內,龐大的船隊只占據了4個碼頭的位置,剩下12個碼頭除了停靠的部分大小商船,仍然有約三分之一處于空置狀態。
卡貝略港氣溫常年在25至35c之間。港灣兩側凸出的山體遮蔽了來自海上的風浪,港口內風平浪靜,海浪高度最大不超過30厘米,是理想的軍事港口。
遠征艦隊選擇在卡貝略港停靠,并對委內瑞拉進行友好訪問,未嘗沒有將港口開辟為美國海外軍港的意圖,但是當前的國際局勢和國家實力,卻不具備這種條件,美國人也只能將這種野心掩藏在心中,換上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孔,與委內瑞拉政府進行協商和洽談。
遠征艦隊出現在委內瑞拉沿海以及委內瑞拉政府盛情迎接,都是出于一個目的,商討委內瑞拉與英國的領土爭端。
1814年,根據《倫敦條約》規定,英國從荷蘭手中獲得埃塞奎博、德梅拉拉以及伯比斯3個殖民地,隨后英國將三個殖民地合并為英屬圭亞那殖民地。
1830年委內瑞拉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宣告獨立,
獨立后的委內瑞拉與英屬圭亞那接壤,由于交界處的西部地區是未被開發的森林和荒野,領土界線模糊,所以雙方對于交界地區的領土劃分,產生分歧和爭議,委內瑞拉認為當時荷蘭控制的地區最西到達埃塞奎博河,因此,兩國應該劃河為界。
而英國認為埃塞奎博河以西部分地區也屬于英國勢力控制范圍,因此,并不認同委內瑞拉的主張。
1835年,德國探險家尚伯克自費對埃塞奎博河以西地區進行了勘測,并于1839年向英屬圭亞那總督提交了研究報告和地圖。1841年,英國政府提出以“尚伯克線”為界,把埃塞奎博河以西大片地區劃歸英屬圭亞那管理的主張,同樣遭到委內瑞拉的堅決反對。
自1833年至1880年,委內瑞拉和英國兩方歷經多次外交磋商,始終未能就爭議地區領土劃分達成一致意見。
1880年,委內瑞拉和英國先后在爭議地區發現了金礦、鐵礦等礦產資源,再加上雙方為了爭奪奧里諾科河口的控制權,矛盾更加激化、尖銳。
和鄰國哥倫比亞相似,委內瑞拉同樣是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除了石油、天然氣等油氣資源,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鐵礦石儲量約為40億噸,鋁土礦儲量約為33億噸,其中,絕大部分探明的鐵礦石、部分鋁土礦以及煤炭、黃金、銅礦等礦產資源,分布在與英屬圭亞那接壤一線地區。為了獲取爭議地區金礦礦產資源,以及制止英國殖民者對本方實際控制領土的窺探,每次交涉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