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官員是朝鮮第一批開化派留學生,曾經前往東瀛、美國訪問、留學,對比東瀛、美國各方面發展、變化,對漢國的實力認識,更加深刻和震撼。
“如果有必要,我建議回國之后,向國王和王妃娘娘上呈奏折,從宗室中選取適齡女子,與漢國皇室聯姻,進一步加強兩國關系。”
“宗室近親嫡支中,好似沒有成年未婚且相貌出眾的宗室女子?”
“沒有成年未婚的宗室女子,可以選擇小一輩的宗室后裔,漢國皇帝陛下膝下8子5女。(除了早先3子2女,后面子嗣是最近一年出生。),皇長子李景安(1881年出生)9歲、皇次子李景良(1882年出生)8歲,皇三子李景英(1882年出生)8歲,三位皇子
皆過齠年之齡。從宗室之中,挑選一年齡相仿女童,先定下婚事,待成年之后,再正式結親,也不影響。”
“兩國皇室聯姻干系重大,不是我等可輕易決斷。李大人,此事還是等回國之后,再細細詳談。”
“自然。”
李姓朝鮮人點頭認同,隨后神情凝重道:“樸大人,吾園先生,金先生。想必諸位也看得出,近年來,倭人對王國內部滲透、控制愈加緊迫,漢城、釜山、仁川等地,倭人浪人欺壓百姓、橫行不法,王都要地,倭人以種種借口,駐守兵力逐年增加。
俞吉濬、樸泳秀、徐光范、張博等奸賊,枉顧國恩,投靠倭人,借助倭人勢力,擾亂朝堂、出賣國家利益,內戝肆虐、外敵張狂,留給王國應對的時間不多了,我等若不能摒棄分歧、達成一致,抓住難得的機會,開化維新、富國強兵,恐怕王國的局勢將徹底惡化。”
“李大人放心,陛下善聽善從、王妃娘娘任賢舉能、諸位大人眼界開闊、一心報國,有如此明君賢臣,王國定能轉危為安。”
“倭人一向貪婪無度。四百年前,倭人不自量力,入侵王國,在汝諧公和大明王師打擊下,狼狽退回東瀛,如今局勢不同四百年前,外有英國、德國、法國、露西亞諸國擔保,內有清庭倚靠,如果再引入漢國勢力,倭人的企圖定然如四百年前那般,不可能實現。”
桌子上幾人紛紛勸說道。
“希望王國局勢,果如諸位所言吧。”李姓朝鮮人喝下一杯酒,心情仍然沉悶不已。
東瀛吞并朝鮮的野心路人皆知,但是包括朝鮮國王在內,絕大部分朝鮮人都沒有意識到朝鮮、東瀛、清庭三方實力的變化和錯位,也只有朝鮮王妃、開化派官員李完用等極少數人,察覺到危險,開始探尋各種辦法,進行自救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