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留種的插秧都是三五顆一起,劉安這邊的良種是兩苗,或者一苗。
栽種一個月下去,就可以看到一顆已經分三五顆了,其實在秧母地里面,都開始分蘗了。
劉神仙的名字傳揚開來了,很多人給劉神仙上香什么的。
“師兄,有效果沒有?”晨靈開口問道。
“有,有功德很多。”劉安臉都笑爛了,一個普通人的功德雖然不多,但是基數大啊。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
秦州持續干旱,紅薯都幾乎要旱死了,一部分的農民不得已挖出紅薯。
這紅薯就沒長大,最大的不到半斤,最小的就跟拇指一樣。
但是就這一畝地都有三百多斤,紅薯切開曬干,磨成粉做成糊糊,營養還不低,紅薯葉子也可以曬干,拿來當干菜葉子吃,也可以做咸菜。
最重要的是,秦州收獲了紅薯之后,居然下雨了,然后半信半疑的再種植一次,紅薯種植是扦插藤條,三個葉子一個扦插條,全部斜插直立在壟上。
就成了!
土豆下雨之后繼續生長,一時間劉神仙的牌位被無數人跪拜。
秦州的人地多,紅薯三個月收獲一次,如果早點溫室育苗,也就是在烤火的屋里面把紅薯苗弄發芽,外面溫度合適就移栽,等到藤條有一米就可以扦插了。
紅薯吃法很多,沒有油鹽,烤著吃,煮著吃,就是吃生的,也不會餓死。
曬干可以磨成粉,也可以蒸饅頭。
紅薯葉可以喂牛羊等等,秦州官府明年準備大量種植紅薯,已經把紅薯列為第一目標了。
當然這是土豆沒出來。
云州一場大風,讓很多的水稻都倒伏了,就劉神仙給的種子,沒有倒伏,或者倒伏的很少。
眼看著九月了,中州的農民絡繹不絕的去某些村子,看麥穗就可以看出里面的麥子多少了。
“這麥穗居然打彎了。”
“就是,第一次見啊。”
“這一畝地,怕不得有五百斤?”
“差不多吧,不過咱們肥料用的不少。”
“哪也不錯了,咱們今年一百多斤。”
“我跟你們說,冬天咱們上山去割草,摟樹葉,等到明年一把火在地里燒了,這就是好肥料。”
“官府能同意?”
“官府已經同意了,這都是劉神仙說的,另外就是不管誰家的山,只要不砍樹,咱們都不犯法。”
“可是當地的那些地主會答應?”
“敢不答應,不答應咱們就去高御狀。”
“王大哥,王大哥,您一定要行行好,我們村子八斤換一斤。”
“劉老弟,不是我不答應,我前前后后已經答應了不下一萬斤的糧食了,現在產量還沒有下來,產量下來了,我可以答應你,別說八斤,就六斤就成。”
“王大哥,什么時候開鐮,我帶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