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大頭目一下子跪在地上,不說話了。
“回去好好想想我說的話。”劉安開口說道。
西廠的大頭目離開了,回去了。
劉安搜索著記憶,好像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一條鞭法,以及攤丁入畝。
伴隨著記憶的深入,劉安逐漸記起來了。
一條鞭法:明朝老百姓要交田賦,服徭役,交雜稅,又是記糧,又是記服役時間,又是記銀兩,很麻煩。張居正分析認為百姓于朝廷的義務有兩點:一種田交稅,二有人丁服徭役幫忙干活。所以就改按照田地多少和人丁多少來收,并且只收銀兩,就設計按照一定標準把以前的田賦,徭役,雜稅折算成銀兩來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不會減少。
攤丁入畝,因為清政府看到當時土地集中,很多人家沒地,人很多,根本沒什么收入,讓他們交人頭稅很難。還不如不征收,讓他們自由被地主雇傭。只按田地征收,其實不會全部取消只是減少大部分并入田賦。所以到最后每年農民只交田賦就可以了。
攤丁入畝,又稱作攤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創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將歷代相沿的丁銀并入田賦征收的一種賦稅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普遍實行。其主要內容為廢除人頭稅,客觀上是對最底層農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賦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丁稅)廢除,而并入土地稅。
這個世界也存在土地幾種,但是實行哪一個呢?
劉安開口喊道:“小五子,寫。”
小五子立即準備了,劉安開口說道:“第一一條鞭法清丈土地,擴大征收面,使稅賦相對均平。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于穩定。計畝征銀,官收官解,使征收辦法更加完備。
第二攤丁入畝
將丁銀攤入田賦征收,廢除了以前的“人頭稅”。政府放松對戶籍的控制,農民和手工業者從而可以自由遷徙,出賣勞動力。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
“給西廠送過去,讓他們選。”劉安才不操心呢,拿出來,然后你們干。
“另外讓神機營,東廠配合,誰要是鬧事,就地處決。”劉安不得不殺一批人。
“是!”小五子聽到這些內容,也是頭皮發麻。
“告訴那些世家,要么交稅要么交人頭。”劉安才不怕殺人,殺一個世家上千人,可以救一萬人,那么劉安肯定要殺的。”
“還有給西廠傳話,我不介意做一個暴君。”
小五子一哆嗦,就離開了。
大朝會,西廠扛把子站出來,開口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說!”
“臣請求對所有有功名的人的田地收稅,就拿臣來說,臣讀書的時候家里才兩百畝田,現在臣有一萬五千畝,這一萬五千畝田,都是免稅的,但是臣所在地方,稅收沒有少,是因為這一萬多畝的稅收都加給了其他百姓。”西廠大頭目跪在地上。
“你補上一萬四千畝的土地的稅收,補不上就把田地拿出來,田地賣出之后的錢,用來給多交了稅收的農民返還。”劉安開口說道。
其他的大臣根本沒有反應過來。
“陛下,稅收是一國之本……。”戶部尚書開口說道。
“東廠,拿下戶部尚書,抄家滅族,把戶部尚書這么多年多得的田地返還給其他百姓,反抗者就地格殺。”劉安冷聲說道。
“陛下!”戶部侍郎也出來。
“繼續拿下,我給你們說,你們全都站出來,我全部都殺了,天下人讀書人千千萬,殺一半也還有一半,你們自己考慮清楚了,并且讀書人只要有相應的功名,哪怕不做官,也會給補貼的,就像我補貼西廠一樣。”劉安冷聲說道。
“陛下,臣該死,臣家里也有五千畝的良田,愿意拿出來,并且愿意補充稅款。”戶部侍郎急切的說道。
“好。你就是戶部尚書了,負責收繳田地,補稅。”劉安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