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劉安走在城里面,取暖的管道是鐵管,一家人一個暖氣供應的屋子,當然要交錢的。
劉安不搞免費的那種,貧困家庭可以分期付安裝費,比如十五兩的安裝費,那么你可以選擇每年給一兩,給二十年。
或者直接繳納一倍的取暖費。
取暖費是按照房間大小面積來計算的,一般的一戶人家一個冬季就一兩。
當然地主,世家就不一樣了,地主世界按照面積計算的。
一般的世家大家族,一年的取暖費就是上百兩銀子。
整個京都一個冬季收的取暖費就是三萬兩銀子,當然遠遠不夠本錢。
“基礎設施就不能計算成本,我們收到三萬兩銀子,可以養活一千名礦工,運輸的馬車數十兩,然后還有數十名維護人員,要計算這些。”劉安坐在暖氣的屋子里面,對戶部尚書開口說道。
這些人的思維還停留在計算成本的想法。
戶部尚書等人立即記下來,雖然皇帝年輕,但是火車的確帶來了好處。
只要通火車的地方,當地主官都不會為沒錢發愁了。
農民隨便弄點什么東西,都可以賣錢的,哪怕是沒有土地,去打獵,去當工人砍伐樹木,或者去弄點魚什么的。
實在是不行,可以去修鐵路,雖然苦,但是掙錢,死了國家要給一百兩銀子的。
“陛下。”小五子來到劉安后面,低聲說道。
劉安點點頭,然后就站起來說道:“好了,我先走了。”
劉安一直都自稱我,西廠反對,官員反對,但是沒用。
織布機!
紡織機!
蒸汽機帶動的大型的紡織機,織布機。
發出轟隆隆的聲音,一匹布很快的就出現了。
這是皇家研究院出來的,劉安雖然不懂機械,但是可以設計啊。
什么不是人設計出來的?
防線,織布?
然后~進一步優化,最后就是制作了。
吃,穿的成本要降低,主要糧食價格,劉安并未讓降價,因為糧食價格是所有百姓最后的保障。
如果犧牲百姓的利益,換來的社會增長,其實是不可取的。
織布雖然也犧牲一部分農民的利益,但是畢竟創造了就業機會。
織布行業的發展,也可以帶動更多的棉麻的種植,桑蠶的養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種田不行了,本身就只有那么多農田,無法在壓榨更多的價值,所以糧食價格很穩定,但是副食品價格,就降低很多了。
特別是羊肉,冬季冷了,哪怕是下雪,一火車一火車的牛羊肉被送到了京都。
在北蠻地區建立皮具,皮毛加工,讓當地更多的就業。
“好!”
“好!”劉安看到這些織布機,自己只是弄了一個初代的版本,就被人優化成這樣了。
“你們東廠負責在江南地區找合作者,多種植棉麻。”劉安不想與其他人多說什么,直接讓東廠去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