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電焊機,劉安心里的大船就有著落了。
說實話,哪怕是蒸汽鐵甲戰艦,在劉安眼里,也是渣渣。
劉安雖然不會建造大船,但是有幸坐過很多的渡輪。
海洋船與內河船不一樣。
一塊塊鋼板被從鍛造廠拿過來,然后被送到造船上,第一批的焊機,都是劉安自己制造的。
因為什么?
因為精度,質量問題,神念可以達到最高。
不過造船廠是在三江口,這里是距離金港四百多里的地方。
一個干船塢已經建立好了。
兩千噸的小船而已,在劉安眼里,那就是小船,哪怕是在修行接,也是小船。
長五十多米,寬幾米而已。
采用的是海洋船特有的密封艙技術,然后安裝了兩臺蒸汽鍋爐。
劉安也不管京都的事情了,而工部住持的鹽業專售競標,已經在京都舉行了。
小皇帝不在了,大家心里松了一口氣,小皇帝太陰險了。
工部最后一個行省決定選取兩個商人進行銷售鹽,鹽的凈度有要求,價格有個最高價格。
數百名大商人齊聚工部大院,南北商人,還有北蠻的商人,西嶺的商人這些人互相警惕的看著對方。
“首先是京畿地區,大家開始競標,大家把自己制定的價格放在箱子里面,第一輪競標之后,會開標,開出的標如果達不到工部制定的價格,那么會繼續競標。”工部侍郎開口說道。
“無恥!”
“就是。”
“大人,這樣咱們競標還有什么意義呢?”有人開口質疑道。
“諸位,這個價格是防止大家串通,制定的價格是按照現在市面上的價格的八成制定的。”工部侍郎開口說道。
“好了,競標會場不允許說話,要干就干,不干就滾蛋。”西廠的人開口說道。
西廠,東廠全程監督。
王小五看到巨大的公告牌上的契約,這就是朝廷與各個商人簽訂的契約,在這里公布了半個月,大家都放心了。
“唉!”王小五看著這些商人,這些人啊,就是把脖子放在陛下的繩子里面,以后誰要是不聽話下場就很慘的。
很多人忽視了一個運費問題,現在市場上的鹽,價格已經不算很高了。
“第一輪競標,寧安商會,十五文錢一斤。”
“第二名是東元商會,十四文一斤。”
“工部制定的價格是十八問一斤,有請西廠做公正。”工部侍郎開口問道。
“恭喜兩位,兩位可以簽訂合同了,簽訂合同之后,會給你們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之內,全面取代京畿地區的鹽銷售,就按照十四文半價格。”西廠的大頭目開口說道。
“恭喜。”
“恭喜。”很多商會其實第一次就是看看,下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一番激烈的競爭,接近四十了個地區,沿海一些地區,最低八文一斤。
北蠻地區,達到二十二文一斤。
大家紛紛簽訂了合同,然后繳納了保證金,簽訂契約之后,就可以在產鹽的地方申請做鹽場了。
鹽場土地價格低廉,而且有水泥之后,鹽田想要多少就多少。
賣鹽其實才是最大的無本買賣。
劉安不在,事情辦的非常順利,大部分人吃的滿嘴流油。
“很好!”劉安看了一眼情報,只是說了兩個字,就繼續折騰船去了,這玩意還真是問題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