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劉安計劃中的一環,帝國內部的利益階層,想要消滅,那是不現實的,但是利益階層的矛盾,是可以緩解的。
是什么?
戰爭!
不管是這個世界的歷史,還是說地球上那些歷史,以及劉安魂穿過來的社會環境。
其實在一個體系內的矛盾達到一定程度,那么要用什么來化解?
都是戰爭,侵略。
這也是為什么幾個大國互相之間看不順眼,一方面是大家都需要這樣一個對手,來緩解各種矛盾。
至于說這些人背后是什么一個關系,這就不好說了。
劉安不可能殺了國內的所有士紳,也不可能把權利交給那些百姓。
更不可能說殺了那些讀書人,這不現實。
治理一個國家,其實就跟當家一樣的。
家庭里面老大,老二,老三,你說滅了誰?
就拿百姓來說,真的把土地全部分給百姓,百姓都會念你的好?
不一定,指不定背后嘀咕你傻呢?(說一句題外話,就拿扶貧來說,不說這些錢多少真正落在了該拿的人手里,如果說因為疾病還有其他造成的貧困,那么該扶持,但是有些成天好吃懶做,政策下來,十幾二十萬的房子建好了,那些一家人辛苦幾年才建了一個粗胚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得到好處還到處譏諷別人……。)
上輩子劉安就看的很清楚了,什么叫得寸進尺,什么叫升米恩,斗米仇?
說個不好聽的,其實有文化的人,相對來說,基本素質要高一些。(只是相對來說,并不是絕對的)。
所以劉安不可能那樣做,真正當一個國家的主宰的時候,說個不好聽的,讀書人也是帝國的百姓,其余的也是,違法的當然可以打殺,但是那么多讀書人,都違法了嗎?
那么違法的根源是什么?
所以戰爭是必須要做的,只有這樣緩和內部矛盾,然后給了劉安時間慢慢來制定更詳盡的,更完美的法律法規。
火車的出現,讓采礦,運輸,生產得到大量提升,讓國內的矛盾緩解。
不是百姓沒有土地嗎?
以前沒有,活不下去,現在沒有土地,可以去地主家里每天打零工,地主種菜賣。
還可以搞運輸,還可以進工坊,還可以去挖礦,等等。
衡量一個國家得勁經濟健康與否,看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現在帝國的百姓,沒有少于十文一天的工錢,哪怕是老人去給地主家里做臨工。
而在幾年前,別說十文,包吃就有不少人愿意把自己賣了。
但是現在這幾年,想買一個奴仆,很難,大家有掙錢的路子了,就不必賣自己了。
劉安把云霧獸弄過來了,有這老君指環,把云霧獸丟進去,然后來到小世界拿出來。
當然也僅限于云霧獸,云霧獸是迄今為止,智商與實力最不匹配的一個,云霧獸只是聽從自己的指揮,其余的人別想。
云霧獸有個好處,吃靈石就是了,不像飛劍什么的需要消耗自己的法力什么的。
一萬三千里,不到一個時辰,劉安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