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基本上保持了釋迦牟尼的遺教,著重倫理教誨,只以佛陀為導師而不是神,不拜偶像;大乘則接受了外道思想,修正了釋迦牟尼的學說,以佛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無邊的法力,宣揚神異,造出各種偶像加以崇拜。
在修道途徑上:小乘主張眾生自救,人人都能經過修道而進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則主張不僅要自渡,還要兼渡他人,認為只要虔誠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為佛)。
理論上:小乘主張“我空法有”否定主觀的真實性,但不徹底否認客觀存在;
大乘主張“法我皆空”,不僅否定了主觀的真實性,也否定客觀的真實性,是徹底的唯心主義。
超脫生死輪回:小乘認為必須自己切實修行,甚至要出家過乞討度日的生活;
而大乘主張信徒可以作為居士,照常過家庭生活、經營,布施即可修功德,甚至只要誠心念佛,就可以超脫輪回。
也就是說的這兩層意思,不過這人說的應該是大乘佛法。
至于后面一句“修自我,我自修,自修我,修自我。”應該是在問自己,要怎么辦。
聽話要聽音,修自我,重點是我,我自修,也是一個我,自修我,也是一個我,修自我,也是一個我。
重點就一個字,我!
意思很明顯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用在意其他的。
所以劉安回答一個我。
寶貝失而復得,劉安把陰陽羅盤,還有玉塔,以及往生筆給拿出來,放在一個小袋子里面,掛在腰上,好像一個小香囊一樣。
錫杖!持錫杖可“彰顯圣智“、“行功德本“。故錫杖又名智杖、德杖。
這一根上尊賜予的佛寶。
劉安發現這錫杖大環中心是空的,一般的來說,這大環里面應該有東西的。
“看樣子很普通啊。”劉安仔細看了起來。
然后輕輕的搖晃。
喔!
嘴巴張得大大的,自己身上五彩流光,這是功德。
劉安不知道的是,這揮舞了一下錫杖,佛門的很多寺廟是流光溢彩的,功德之光流動非凡。
再次搖晃了錫杖,劉安發現自己居然可以看到功德了。
看向自己,五彩金身!
然后劉安出門先看向了道德天尊雕像,居然也有一層功德覆蓋。
媚~娘急匆匆的走過來,劉安看了過去,居然也有功德?
是了,是了!
劉安瞬間明白了,自己用丹藥降妖除魔產業,只要參與進來的,功德都有分潤。
這是以前沒有想到的,媚~娘低聲說道:“門主,有什么吩咐?”
“沒事的,你去忙吧。”劉安搖頭。
媚~娘開口說道:“門主,我想學習功法。”
“你怎么想學習功法?你不是有血脈神通嗎?”劉安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