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這個委員會下面還只有一個暫定名為大松日化工坊的廠子,員工不過十人。
至于工坊的股份,馬強技術入股拿了五成,林環五兄弟按戶拿百分之五,其余百分之二十五由村民按戶認購。
雖說是認購,但全村收羅半天后不到兩千文錢。
說實話,當看到這些錢的時候,馬強都快哭了,這也太窮了吧!
用呂青橙的話說是他們村根本就沒想過要存錢,就這些,還是為了防止皮毛沒人要的時候好買些鹽才備著的呢。
雞飛狗跳一陣后,在馬強來到大松村的第十三天,一個近二十人的隊伍從大松村出發了。
走在路上,馬強不斷的詢問林環幽州的情況,對于此時的幽州也有了大概的認知。
幽州共有郡、國十一,縣、邑、侯國九十,幽州刺史此時為郭勛,治所在廣陽郡的薊縣。
廣陽郡做為幽州的治所所在,自然不會是在最邊陲的地方,在廣陽郡東邊有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屬國、遼東郡和玄菟郡、樂浪郡。
在廣陽郡的西北邊是上谷郡和代郡。
在廣陽郡的南邊是涿郡。
后世看三國演義時,經常會感覺一個州好像就那么幾座城池,比如徐州在書中似乎就只有徐州城,下邳城和小沛城三地一般,這其實是后世藝術加工時將很多郡縣都忽略了。
例如廣陽郡,又可以分為薊縣、廣陽、昌平、軍都、安次五縣,每個縣又有兩到五個鄉不等。
按照林環的說法,廣陽郡應該有人口近三十萬,光薊縣就有人口近十萬人。
說實話,馬強都快聽哭了,和后世比起來,即使還沒有出現大規模戰亂的這個時期人口也少的可憐啊。
要知道,所謂的薊縣就是后世的北京,一個北京城,十萬人?
這地鐵得空成什么樣啊。
這樣想想就可以知道,這個時代的城池大多并不太大。
這一點當馬強看到了昌平縣城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所猜并沒有錯。
管轄大松村的昌平縣,在馬強看來還沒有后世的一所大型高中大,城墻一望就可以到頭,估摸著算一下,這個所謂的縣城寬不到兩百米,長不到三百米。
這樣大小的城池,里面的常住人口可想而知了。
仔細一想,大松村好像都比這個城池要大啊。
“馬郎,你們要不要進城去閑逛一會?我要先去縣衙一趟。”
“也好,我還從來沒有到過外面的城市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