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堿工坊,一期建設車間兩個,設計月產純堿兩萬斤。
榨油工坊,一期建設榨油車間五個,一期建設月產油脂十萬斤。”
聽著馬強在上面不斷的說著自己的設想,下面的楊萬里的臉是越來越黑了。
已經快沒錢了,還這樣的花錢。
這財政數字要很難看了啊!比楊萬里現在的臉還難看!
馬強卻覺得自己這已經算是悠著來了,你看看這些月產量,用斤寫的好像挺多的,但實際上呢,一個制堿廠一個月才生產純堿十噸放在后世也就產出價值一兩萬的東西,丟人!
馬強純粹是先要解決有無問題,又考慮到一次性上馬這么多車間,人力物力都不夠,才一減再減的。
等馬強好不容易把下一步準備建設的工坊說完了,楊萬里直接舉手說道“馬郎,如此一來,花費甚多啊”
馬強知道他的意思,搖手道“沒關系,前期建設基本上都是人力成本,花不了多少錢,而且這些投入,很快就可以千百倍的回來。”
聽到馬強這樣許諾,楊萬里才點了點頭,他還是相信馬強的賺錢能力的。
不光光是馬強,其他所有人都相信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在半年前,大松村還是一個隱在山中的野村,全村上下連鐵器都沒幾件,要不是有馬強做出來牙刷、肥皂這些神奇的東西,大松村的村民一輩子也別想過上吃肉包子吃到吐的日子。
威望這個東西是依靠不斷的成功來積累的。
定好了方向,紅星營便開始了新的大興土木,鍛造工坊按照馬強給的圖紙日夜不停的打造出各種器械,然后便有專人把這些器械按照圖紙組裝后放入新建的車間中。
而拿著馬強寫的材料指南的上百人,也分成幾個小隊散到廣陽郡各地去尋找所需要的原材料。
由于現在是夏天,農活也不多,農戶們也都被調用了起來,馬強也順便找個借口再給他們增加點營養。
張飛那樣的壯漢在這個時代可是少數,馬強看到更多的是瘦的肋骨全現的漢子。
即使這樣,這些人已經算是流民中的青壯了,一想到黃巾軍中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體魄,馬強就為張角心疼。
第一個完工的就是燒酒作坊的燒鍋。
燒鍋本來就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就是一鍋子,只是形狀上和密封性有要求。
更讓馬強吃驚的是,當馬強說怎么蒸酒的時候,林環居然表示他知道這樣的蒸酒辦法。
難道蒸餾酒居然在漢代就有了?馬強也不是學考古歷史的,好在這樣的酒似乎并沒有流傳開來,應該只是雛形吧,否則又廢掉了一個賺錢的法子。
由于蒸酒需要好的密封性,馬強又沒有橡膠,正煩惱會因此浪費的時候,郭平突然說杜仲膠好像能用。
得,馬強再一次發現自己好像小看了這個時代
杜仲是中國本土的一種植物,也是一種藥材,他的樹皮、樹葉中都富含一種絲狀物,這就是杜仲膠,杜仲膠也被稱為中國橡膠,在后世中運用也很廣泛。
馬強本以為杜仲樹既然和橡膠樹相似,那么也應該在熱帶地區,但郭平卻告訴馬強這樹冀州就有很多,幽州也有一些。
雖然量少,但這是有無的問題啊,杜仲膠怎么提取不用馬強,郭平就會,他主要是用來把杜仲膠加蜂蜜然后做成甜點給林芝這些孩子吃的。
看著被郭平經過一夜的辛苦做出來的杜仲膠,馬強覺得自己的電燈不是夢了
不開玩笑,等玻璃工坊做出來了,電燈還會遠么。
點油燈寫字真的會讓人感覺眼睛要瞎了,古代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