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馳擦了擦眼淚,堅定的對楊萬里說道“爹,我能行。”
楊萬里點點頭道“好,是爹的好兒子,聽不懂就記下來,回來慢慢揣摩,不可輕言放棄。”
“諾!”楊馳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無論有多難,都要在實驗室里堅持下去。
第二天,馬強發現門外又多了三個人,二女一男,三人馬強都認識,二女分別是呂青檸和盧云,一男則是招來的流民中的先生,也是招來眾多先生中學科學學的最好的一人,名叫顏發,這名字一聽就知道適合搞科學。
說實話,馬強看到顏發還有點吃驚,本以為幾老選擇的必然是大松村中人,沒想到居然會選一個外村人,但這也是馬強希望看到的,這表示呂安等人已經不再把紅星營當成是他們的大松村了。
大松村民的確是馬強的基本盤,但馬強也不希望大松村民變成東漢的南陽豪族,也不希望他們變成明朝的淮西諸貴。
那樣是會死人的真的。
加上原來的呂青橙和楊馳,馬強的科研小分隊就算成立了,至于林芝和白虎,純粹算是兩個吉祥物。
無論是電報機還是移動電話,前置條件都是電池,在漢末這個環境,有線電話和有線電報不能說沒有用,但只能用于自己的勢力范圍,放在外面聽說過為什么以前有句標語叫做光纜無銅,偷之無用么。
電池,是后世無數設備的基礎,就是因為有了電池,各種移動設備才有實現的可能。
后世人大部分接觸的第一種電池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五號干電池或者紐扣電池,在四驅車風靡后世中國的九十年代,能反復使用的充電電池對于孩子們就像黑科技一樣厲害。
但實際上,能反復使用的充電電池早在十九世紀就出現了,準確的說是在1836年,鴉片戰爭都還沒開始的年代,按照后世的近代史劃分,這個時候還只能說是古代。
“不行,小馬哥,我還是不理解這閃電之力是怎么存儲的”
看著抓頭發的呂青橙和咬筆頭的呂青檸已經快變成灰白色的楊馳以及大眼瞪小眼的盧云、顏發,馬強停下了自己對電池原理的介紹。
的確有點為難他們了后世的人從小就生活在電力世界里,對電很好理解,但這個時代的人只見過閃電,要通過閃電把電學理解起來,的確是有點難了。
馬強看到外面的天有些陰沉沉的,知道應該是要下一場雨了。
“不上課了!先給你們看看什么是電吧!”
馬強把粉筆一丟,然后伸了個懶腰說道。
“小馬哥哥,你是不是要用法術了啊。”林芝兩眼期待的說道,懷里還緊緊的抱著白煙。
“差不多吧,我的確是要把雷電請下來”
馬強之前做了一個簡易的手動發電機,但做好以后擔心電流不穩一直沒怎么用,現在既然準備爬科技樹了,那么發電站的建設也要納入議程了。
來吧,讓我們擼一個大型發電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