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寧雖然是女子,見識卻不差,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的話她雖然沒聽過,但道理卻懂。
盧寧開口道“弟弟何必猶豫,此乃天賜,如不取,必受其難。”
馬強再看向段英,不用說,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
馬強不再猶豫,上前接過段英手中的大印,然后拜道“今日我得軍民推舉,自任假刺史,所為非私,如日后朝廷委任他人,必交出此印,如有拖延,當天誅地滅!”
這個年代的人都極重誓言,因此眾人聽了,都覺得馬強并無私心,一些本來心有擔憂的人,還暗暗自責了起來。
“吾等拜見明公!”段英帶著眾人對馬強拜道,馬強一愣,自己成明公了?
等會還是找個人問問吧,自己是不是一直誤會了什么
馬強和眾人回到縣衙,馬強先是謝過眾人,然后說道“要滅黃巾,當結合四方之力也,我想由甘道長為使,去請烏桓出兵,再調各郡兵馬,汝等以為可否?”
閻柔出列拱手道“明公,烏桓乃異族,軍士多不服管教,恐需大將統帥,編其為義從,方可為用。”
“那我軍中還有人比你閻柔更加合適的嗎?就由你和甘道長一同前去如何?”馬強笑著說道。
閻柔應聲領命退下。
和后來晉朝不一樣,東漢時期的南匈奴、烏桓、羌人等各部落都是大漢王朝的附屬,大漢王朝可以隨意調動各部兵馬四處征戰,即使是最怨恨胡人的公孫瓚軍中也有大量的烏桓等異族騎兵,因此調用烏桓軍隊在這個時期的漢人心中并無不可,甚至是一種給予烏桓的榮耀。
因為這樣的調動不是無償的,是要給予烏桓等異族部落相應的酬勞的,還是那句話,沒錢,誰給你賣命,真當大家是兄弟了?
馬強又看向張盛說道“漁陽乃出鹽鐵之處,民風彪悍,可為強軍,還請張縣尉攜帶我的書信去見孟郡守,請他發兵。”
張盛拱手應道,張家在漁陽的勢力極大,他相信只要能說動如今的家主張舉,必能成功。
馬強又對盧寧說道“還請姐姐代為書信一封遼東長史公孫瓚,我會派人前往尋他,他為姐姐之兄盧植高徒,必會響應,至于涿郡,已經自顧不暇,倒是不擔心韓郡守與我為難。”
馬強又道“另外還有右北平的劉郡守,遼西郡趙郡守,都需寫信于他們,請他們響應出兵,至于樂浪和玄菟郡,只需防范高句麗等異族動向即可。”
高句麗,又叫高句驪,其實原本世界上就沒有高句麗這個民族,這其實是西漢元帝時期,夫余王族內亂,其中一支力量由高率領逃到了樂浪郡的高句麗縣,在此處建國,這才有了高句麗,也因此,從立國開始,這支力量其實就和朝鮮半島的三韓沒有半分錢關系,后來韓國之所以要貼上高句麗,不過是因為后來后唐時期,三韓一統,建國高麗,這個名字和高句麗很像罷了。
高句麗從立國開始就不斷向四周侵犯,馬強做為后世人,自然明白幾百年后的高句麗有多么恐怖,而高句麗開始發家也是因為漢末的混亂導致大量漢民逃奔高句麗,帶去了文化技術的緣故。
總而言之,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但馬強還是想限制一下高句麗的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