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說的其實也沒錯,平原國的豪族被馬強明明暗暗的清理過了好幾遍,即使如此,清田的時候依舊出了不少事情,更何況其他五郡國了。
但馬強更明白的是,現在要不清田,那么就再也沒更好的機會了,此時的青州豪族正是實力最差的時候,四周的諸侯中兗州內亂不休,徐州陶謙算是自己半個盟友,冀州韓馥和袁紹明爭暗斗,再等一兩年,四周的諸侯洗牌完成,青州的主要精力就要放在對外上了。
“清田之事,我已經下了決心,昔日光武度田,殺了大司徒歐陽歙,今日我馬強度田,也不怕殺幾個名士以正天下視聽!”
說著,馬強拍案而起,看向孔融道“光武度田,使得人有田耕,府庫充裕,方得大漢中興,如今天下亂起,其根源頗多,但度田荒廢,朝廷缺錢少糧,使得先帝屢行荒唐之舉,也是其一。
我知道北海擔憂豪族作亂,我將下令,凡隱瞞田地斬!操兵詣府者,全家盡誅之!我倒是要看看,是他們的脖子硬,還是我的刀硬!”
馬強的話讓孔融和蔡吉都不由渾身抖了一下,這樣的法令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出現過了,他們仿佛聞到了血的腥味。
馬強繼續對孔融說道“我記得昔日董宣也曾經在北海為相,如果還有公孫丹那樣的人,你大可按強項令所為行事,我絕對不會把你入獄的!”
馬強這說的是一個故事,強項令董宣任北海相的時候,豪族公孫丹興建住宅,占卜的說當有死者才可大吉,公孫丹便讓兒子上街隨便找了個人殺了,將尸體放在屋內來抵擋災禍,被董宣得知后,董宣下令將公孫丹父子抓捕,結果被公孫家族帶著數十人手持兵刃沖擊府衙,由于當時天下剛剛安定,董宣擔憂公孫家族會造反,便將他們全部抓捕處死,結果被當時的青州刺史下獄送洛,最后還是光武帝在他要上刑場的時候下詔赦免了他。
孔融黑著臉,他主張為政以仁,以禮治國,馬強的所作所為完全和他的政治理想相違背。
孔融立刻起身說道“隱瞞田地,雖觸法令,但并非死罪,使君此舉,非仁主所為也!”
“亂世需重典!何況這是光武舊政!”
“使君以為自己是光武乎?何況即使有人隱瞞田地,也是因為久不度田,百姓不知法令導致,使君如果只想著殺人立威,這絕非除惡長善的辦法,更易讓地方官吏以此威脅百姓,昔日光武度田后,各地官吏擔心報的田地少了被罰,多有多報濫收之舉,被論為惡政,何況殺人乃大事,不得不察,還請使君三思!”
馬強一聽,也覺得有三分道理,來自后世的他太明白什么叫做一管就死,一放就亂了,平原一地自己還看的過來,但青州一州,萬一真的有哪個官吏為了政績造冤假錯案的,這也不是自己的本意啊。
馬強雖然已經從科研人員的身份變成了一地諸侯好幾年了,但依舊難以改變心中的一些后世觀念,更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或政客,否則他必然會明白什么叫矯枉必須過正,就像魯迅說的,你不主張拆掉屋頂,他們一定不會同意開窗戶,沒有激烈的主張,連平和的改革都難以執行。
“那隱瞞田地的只要被發現后立刻退田,就只判囚刑,如果不退田且暴力抗法的,再斬如何?”
“不可!”段英立刻說道“如此一來,必然所有人都會先隱瞞田地,反正被抓了也最多只是退田,至于坐牢,還能管飯呢!”
“那囚全家,加上勞動改造如何?”馬強猶豫的問道。
“何為勞動改造?”蔡吉問道。
“便是去做勞役。”
“還請廢除斬刑!”孔融繼續堅持。
馬強突然感覺時空錯亂了一下,面前的孔融好像是后世自己見過的一些法學大拿,那些大拿一直希望后世的中國學習西方,廢除死刑,并且認為那才是文明的象征。
可馬強不這樣認為,馬強也贊同慎殺,但他反對廢殺,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可以拯救的壞人,但也存在不可拯救或無需拯救的人渣(斷更的某人自然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