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青島縣,在漢末這個年代,還只是一個極為偏遠的小縣。
整個東萊郡,在經歷過黃巾之亂和數年的蝗兵災后,人口已經從巔峰的近六十萬降低到了四十五六萬,而青島縣,則只有寥寥的不過三萬多人。
三萬多人,也就是比后世的高考工廠毛坦廠中學多了那么一點點罷了。
由于當地人口少,當各鄉村的百姓得知馬使君在招工修建港口的消息后,即使不愿意做工的,也愿意來看個熱鬧。
不知不覺,圍繞著青島港四周,倒是形成了幾個集市。馬強麾下的軍士應該是這個年代所有諸侯中錢最多的,一下子,倒是讓青島的不少百姓賺了個飽。
青島港,這個原本不過停留一些漁船的小港口,此時已經有上千工匠和勞力在此處施工擴建。
由于王戈等人有修建泉州港口的經驗,雖然一個是內河港口,一個是海港,卻也是有很多做法能照搬過來,使得工程進展很快。
青島港被設計為軍民兩用港口,由于青島港是狀的港口,左邊的小灣四周是平原,右邊則有嶗山為根基,可以日后在嶗山搭建防御炮臺,故而馬強將左邊設為民港,右邊設為軍港。
在軍港那邊,做工的就清一色的張波和林海這些軍士了。
不得不贊嘆這個年代的人,基本上人人都能充當工匠,小農經濟的優越性在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大霧)。
軍港除了碼頭外,還在搭建一個船塢,一塊青島造船廠的牌子已經被掛了起來。
王戈,自然是充當了這個造船廠的廠長。
“營主,這在船上開洞好開,但不知道營主開洞是為何?”
王戈看著馬強給他的圖紙,一臉的疑惑。
好好的,開什么洞啊。
又不是房子,需要開窗戶透亮。
“我有一利器,名為火炮,一旦發射可將彈丸投擲到數里外,我是準備將火炮塞到這洞里,這個洞,我取名為炮門,如果敵人來了,就打開炮門,將火炮推出來攻擊,如果沒有敵人,就關上炮門,省的有風雨進去。”
“不知道這火炮多重?”
“約兩百斤!”
“如遇敵船,這火炮在側面,豈不是要轉一圈才可攻敵船?”
馬強點了點頭,他覺得沒什么問題啊。
后世的船只,不都是以側攻敵的么。
畢竟這樣火力比較足嘛。
王戈摸著胡子,猶豫了一會,然后說道“營主,請恕小人之罪,小人以為這樣不可!”
???
“為何?”
“水師交戰,首在船速,無論是追敵還是撤軍,船速都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這船只必須要側身才能攻擊到敵船,那么面對海賊,就是追不上,也逃不掉,只會被各個擊破!”
馬強對海船是真的沒多少認知,但他記憶中的火炮船都是把火炮架在兩側的啊
等等!
馬強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自己在年輕的時候,玩過一款游戲,叫做帝國時代。
那里面的火炮船,火炮是架在船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