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上的軍士聽了趙火的話,不由都對他高看了一眼,在這個年代,義氣是可以比天大的。
“冀州?哪里人?”
“常山人!”
“常山?常山何處?”
“耿鄉趙家村!”
“你姓趙,他姓孟,為何在一起?”
“我全家被殺后,我逃出村子,路上碰到他的,他只記得自己姓孟,名字也忘了,因此我平時都叫他小孟,風還是剛剛準備見將軍臨時取的。”
“劉岱身邊護衛眾多,你如何能殺得了他?”
“有心算無心,但也是運氣使然!”
二人一說一答,段英看著趙火,雖然一時找不到破綻,但總覺得這件事情太詭異了。
“逃兵!有逃兵!!”
這時,有人指著城下喊道。
段英往下一看,果然看到對面的軍營有逃兵到處跑的場景。
“劉鑫!華英!你們二人立刻各帶兵馬準備出戰,發電給太史慈,讓他立刻率軍到此處會戰!”
華英是這里的縣尉,也是華歆的族人。
二人一同領命離去,段英又對邊上軍士說道“看住這二人,如果城外有詐,就地正法!”
“諾!”
趙火和孟風被數把鋼刀架在脖子上,面色不改,只是看著城外的戰局。
劉鑫二人雖然帶的軍士不多,只有千余人,但面對因為劉岱之死而混亂不堪的兗州軍還是手到擒來,只一個沖鋒,就連破兩座營寨,鮑信等人見狀不好,又知道現在到底什么情況,不敢應戰,下令全軍從后門逃走,約逃了數里地,突然聽到一陣陣的雷響。
“什么聲音?”王彧四處張望的問道。
“不好!是騎兵!!”鮑信大驚失色,拉著王彧就上馬跑路,還沒等王彧緩過神來,就聽到后軍傳來陣陣慘叫聲,王彧不敢回頭看,抱著戰馬就往西跑,等回到兗州清點人馬,已經折損了一半。
此戰青州軍大獲全勝,斬獲數千人,更是拿到了劉岱的人頭,這樣的戰果讓段英也極為滿意。
雖然沒有按照他設定的劇本演,可能會影響到冀州戰場,但戰爭,本來就很難隨人愿。
“兩位義士為我青州立下大功!還請寬恕我剛剛的無禮之舉!
我必當向明公為二位請功,不知道二位義士是希望為將,還是為官,還是要錢財土地?”段英心情大好,準備不管這二人提什么要求,他都會想辦法讓馬強應下。
趙火拱手道“剛剛不過是誤會,先生言重了!
在下愿意從軍,我這位兄弟希望能安排在我身邊,我們互相照應,另外在下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恩公對我們兄弟二人恩重如山,只是一直以來我們都沒有機會當面謝過恩公,希望先生能讓我們二人面見恩公,當面答謝恩公!”
“哈哈哈,好!果然是有情有義,知恩圖報,我們青州未來要繼續發展,就是需要你們這樣的義士,你們二人暫陪在我身邊”
段英揮手讓趙火二人下去,但看著這二人的背影,段英隱隱約約還是有些感激不對勁。
“派人去找一下軍中是否有冀州耿鄉趙家村或者附近的人!”段英對邊上的軍士說道,自有人回去查探真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