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喜怒視這耿武道“耿武,你雖然是郡守,但也是我耿氏弟子,你難道要滅了耿氏嗎?”
耿武聽得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他當然知道這三道政監令一旦貫徹會是什么結果。
這些動不動就有成千上萬佃戶的豪族會很快變成普通的大戶。
“叔父,鎮北將軍決心很大,這三道政監令還只是開始,你也聽說了青州的情況,鎮北將軍是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大族手里擁有我們這么多的佃戶、族兵的!
你也說了,這些事都是光武舊事,為何現在卻看不開呢?”
“看開?我要如何看開!”耿喜背著手,邊走邊喊,神情極為激動。
“他馬強要錢,要糧,要兵馬,我都可以給他!甚至他要分我的田,我也能接受!畢竟他給了你,我耿氏最杰出的弟子一個前程!給了我們耿氏一個保證!
可他現在要做什么?他要編戶!他要讓我耿氏所有的佃戶、族人都離開耿氏!
要么這樣,你給我保證,一旦清田分田,耿家堡所有人都必須還在耿家堡!不能有人被遷移到其他地方!”
按照耿喜原來的想法,是準備清田后再把田地買回來,就當是捐贈錢糧了。
但現在馬強要給每人五十畝,這樣大的數字,耿家堡附近的田地明顯是不夠用的,也就是說,會有大量的人口被遷移走。
“鎮北將軍的意思是人無分男女老少,全部分田,冀州人丁雖多,但只要廣修水利,能開墾的田地會更多”
“再多也不能一人五十畝!”
漢代的畝分大小畝,大畝為二百四十步,小畝為百步,馬強的五十畝說的是小畝,大畝一般會寫為公畝,這和后世的斤和公斤一樣。
后世的河北有田地七千七百多萬畝,去掉此時隸屬幽州的承德、唐山、秦皇島、張家口幾地,其他各市耕田相當于漢代的一萬七千萬小畝,剛好可以給三百多萬的冀州百姓分。
也就是說,馬強的分田是把趙郡等地都算進去的,那么人口多的渤海等地的百姓必將會遷移到已經快沒人的趙郡等地。
同時,馬強也是準備讓被袁紹遷移到并州的百姓不回冀州,日后就在并州生根發芽了。
沒辦法,并州的人口實在太少了,李儒已經殘破的朔方郡,漢民鼎盛時期也不過萬人,現在更是已經下降到了不到三千人,袁紹好心幫忙移了民,馬強自然不會讓這個工作白費。
“叔父,你不愿意,那些佃戶難道也會不愿意嗎?那些族人難道也會不愿意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我不許他們走!他們誰敢走!”
耿喜的手都在發抖,他決不能讓自己變成讓耿氏敗落的族長,這樣百年之后,去了地下,該怎么見列祖列宗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