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馬強也理解張角的想法,張角認為修道雖然要求長生,但更應該求天下蒼生平安,頗有一種地獄不空,我不成佛的味道,而左慈則是認為修道就是求長生成仙,管天下蒼生做什么,正所謂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嘛。
這其實還真的說不上誰對誰錯,張角畢竟一開始是個儒生,價值觀核心還是出世救人,左慈卻是個真正的道士,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可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之一,講究的就是順其自然。
順便說一句,這所謂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可不是說圣人不把百姓當人看的意思,這個不仁其實是說一視同仁,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壞,認為世界萬物萬事都是有因果的,富人享福是因為富人自己或者祖上努力過,窮人受窮是因為窮人自己或者祖上懈怠過,都是有因果的,不該偏袒誰。
這種思想雖然消極了一些,但在這個時代依舊是極為先進的思想。
“不見就不見吧,我回頭和他說一聲就是了。
得,那你先去實驗室,我去辦公了。”
——
今日算是馬強正式回廣宗上班的第一天,他坐到位置上看著已經堆得快二十厘米厚的各種報告,不由嘆了口氣。
畢竟從并州回來的一路,因為電報只適合傳遞簡單的信息,很多報告都沒法送到馬強手上,因此都堆在這等著他了。
出來混的,果然遲早都是要還的。
得,干活吧
一份份報告,將這段時間大漢各地的事情展現在了馬強的面前。
呂布和曹操過完年后并沒有急著消滅對方,而是在荀彧和陳宮的勸說下開始春耕。
但雖然沒有全力想攻,兩方的騎兵卻在兗州大地上到處奔馳廝殺,呂布的騎兵戰力明顯高于曹操的騎兵,因此曹操已經來了使者,希望能從河北購買一些戰馬并且招募一些騎兵到兗州參戰。
馬強想了想,寫下批示“戰馬不可超過呂布購買之數,可引曹使前往鮮卑招募騎兵。”
烏桓和匈奴先后臣服后,草原上最大的勢力就是已經分裂的鮮卑了,也因為已經分裂,馬強也不急于攻滅他們,而是準備慢慢給他們放血,等中原大定后,再轉頭犁庭掃穴,徹底解決鮮卑。
接著,是青州的消息。
段英拿下了東郡八縣后,也俘虜了不少降軍,看著被俘虜的將領名單,一個典韋沖入眼簾。
啊呀!典韋居然被段英抓了?
馬強想了想,最后批示道“愿降者并入內武衛及第七軍,不愿降者,送回河南,另典韋如不降,送至廣宗。”
再接著,是從徐州傳來的消息。
袁術和劉備在廣陵郡附近開始了交戰,袁術雖然兵多將廣,但禁不住劉備這邊智有陳登,武有關張,結果不但沒有奪取到廣陵,反而敗了幾陣。
但劉備的兵馬實在太少,因此每次都只是取勝,卻不能擴展戰果,因此兩方算是僵持住了,按照軍參局的分析,最多到夏天,劉備就會徹底取勝,袁術北上的勢頭將再一次被打斷。
嘖嘖嘖,可憐的一對兄弟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