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結果是,將本身性情中的易感傷情,提煉升華。
負真常之心,得大歡喜,大自在,大慈悲。以一切生靈之茁壯發榮未為喜,以一切生靈之隕落寂滅為悲。
換言之,眼前之人愈加出色,愈加完美,作為有情眾生其實現完善的程度更高,便愈能激發林雙雙的歡欣喜悅。縱然是敵手也不例外,遇強則強,如鏡觀照。
如此心念,和通常所謂的“英雄惺惺相惜”不同;后者看似惜人,其實未嘗沒有一絲孤芳自賞的自傲味道;而林雙雙的心境,卻誠摯無暇,沒有一絲雜念。
此法成型之后,最終須得一戰證道。
唯有證道之后,這種心境變化,才能穩定下來。
而“證道”的對手,須得性無偏至,剛健充實,圓融縝密,且功行同樣達到圓滿境界。
諸如魏清綺之飄忽,姜敏儀之善敗,席榛子之堅韌,寧素塵之頓挫,申屠龍樹之深謀,墨天青之慧黠,束玉白之高傲等等,雖然各具氣象,但都不是最佳選擇。數來數去,辰陽劍山江海劍心明銳剛健、渾然正大,卻是最合適的對象。
果然,這清濁玄象之爭,也令二人聚合在一起。
勝負既分,林雙雙將神通一收。
江海面上全然看不出受挫之氣象,默然道:“好手段。若我所料不差,林道友已是堪與那幾人爭鋒的強手。”
林雙雙搖頭道:“不是我強;是你強。”
若換作一個心性淺薄之人,不免以為她是在出言諷刺。但江海念頭一轉,立刻明悟了其中蘊藏的深意。
同樣,江海也立刻想到
這豈不是意味著方才依舊不是林雙雙的極限;若她的對手是歸無咎、軒轅懷等人,她還能變得更強?
若玄渾琉璃天之爭林雙雙能夠對歸無咎造成威脅,那么對于辰陽劍山而言,也算是一件好事。
江海一拱手,飄然而去。
林雙雙獨自思忖一陣,本欲處理完玄象之精后同樣離去;但微一拔步,身軀卻陡然立住。
盡百余年來,在《興衰日轉圖》作用日漸明朗之際,無論是木劍仙姜成鹿,還是林雙雙自己,都達成了一致意見:若此法達成,林雙雙足以憑借圓滿境界的功行,與圓滿之上爭鋒。
因為是既有手段的拓展和升華,而非道術境界的進一步突破與發明。所以二人所持之念,是“圓滿之上戰力的圓滿境界”,而非直接突破到圓滿之上境界。
可是此時此刻……
真正達到這一步之后,林雙雙驀然驚覺,世間事或先有路,后有人;或先有人,后辟路,本來不拘一格。
當你沒有任何代價,能夠穩定的持有“圓滿之上”戰力時,那么獲得與之相匹配境界的大門,如論多么高明,多么深邃,多么難以觸及,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和本心產生共鳴。
原本以為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后,江海就是暗合“萬人圓滿”之數的最后一人。
若滿足于“圓滿之上的戰力”這一層次,如此說也不算錯;但若要更進一步,這“觀照一生”的對象,竟然必須是自己。唯有如此,方能將“自性歡喜”和她自性補足的原陸宗完道道術結合在一起,臻至原陸宗前無古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