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沒有急著說話,而是略作思考,再度梳理了腦中的思路,才開口道“曹公,我欲在南陽,建立一所書院,專門負責傳道授業,教授學問。”
曹啟圣聽到后,冷笑一聲道“老夫如今在九星山,雖說不曾建立書院,也一直在傳道授業。老夫在九星山,一樣是傳授學問,開啟民智,何必要去南陽呢”
他一副嗤之以鼻的樣子。
王奇這小子,為了哄騙他去南陽,真是張嘴就來。
真以為他是三歲稚子。
什么都不懂。
好欺騙嗎
王奇卻是神色淡然,一副鎮定模樣,開口道“曹公,您別急,聽我說完不遲。”
曹啟圣道“你說”
他反正閑來無事,倒要聽一聽,王奇能說出什么花兒來,能有什么花樣。
王奇不急不躁道“我所建立的書院,和眼下的書院,大不一樣。我的書院規劃,分為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
“實際上,就相當于是三所書院。”
“因為小學、中學、大學,盡皆是不同的內容,而且依次遞進的。”
王奇說道“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內容。這樣的一個好處,在于從小開始培養,而不是中途培養。”
曹啟圣眼眸微瞇著。
審視著王奇。
有些東西
曹啟圣不明白小學、中學和大學,說道“詳細說來聽聽。”
王奇坐直了身體,緩緩闡述道“小學,是針對小孩子的教育,其招收的對象,是六歲到十三歲的孩子。”
“剛入學的孩子,第一年是啟蒙,了解讀書,更要認識到讀書的意義和價值。”
“其后六年,是正式的讀書。”
“這六年時間,學習的內容是文學和術數。所有書院的學生,都要識字,都要學數學,學會基本的術數,不能一問三不知。”
“這是小學的規劃。”
“讀書后,能讀書識字,不至于是文盲,一個字不認識。”
王奇侃侃而談,繼續道“第二步,便是中學,這一階段,針對十三歲以上的孩子。到了這一步,學生學習的內容,更為復雜全面。”
“要涉及更深奧的經、史、子、集,以及更為高深的一些術數。”
“中學階段,為期三年。”
“第三步,是大學。到大學這一步,更是進一步加強,要涉及到兵法韜略,農耕方法,天時地理,以及治國之術,這是最終的讀書。”
“依舊三年為期。”
王奇眼神篤定,說道“這,是我的一個大方向構想。雖說這其中,肯定有一些問題,但我希望建立的書院,是從小開始培養,一步一步前進,最終成為有用之才。”
王奇當著曹啟圣的面,提出了自己的構想。
實際上,王奇希望有更多的安排,譬如,化學、生物、物理等,他都希望開設課程,但對于曹啟圣這樣的人來說,這些宛如天方夜譚。
當著曹啟圣的面,說這些完全是白搭,所以王奇縮減了這些。
等以后再說。
如今,是通過這一構想,把曹啟圣說服,這才是最關鍵的。
曹啟圣聽到后,沉默了片刻,才繼續道“你的安排,看似是不錯。可是小伙子,你怕是不曾經歷過現實的毒打。”
“真要按照你這樣的安排,所消耗的精力,以及所付出的錢財,會無比龐大。”
“要面對的事情,很多。”
“簡單做一做說一說,很是簡單。問題是,真要仔細的安排,要長時間去堅持,就會相當的不容易,甚至每一步都難。”
曹啟圣沉聲道“你,當真考慮好了嗎”
王奇臉上掛著自信神情,道“曹公,如果不去想,不去做,談何進步呢上古時期,所有人都茹毛飲血,衣不蔽體,也沒有文字、語言,如今有了。”
“上古時期,沒有國家,沒有仁義禮智信,如今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