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長、諸葛豐走出王府后,朱善長看向諸葛豐,微笑道“諸葛尚書,我還有些事情,想要和你聊一聊。到我署衙內一敘,如何”
“請”
諸葛豐點了點頭。
兩人徑直到吏部署衙內,侍從遞上茶水,便徑自退下。
朱善長看向坐在對面的諸葛豐,說道“諸葛尚書,關于和楚國、魏國這一戰。如今已經定下了要開戰,既然要開戰,且兗州戰區這里,主要由肖慶之將軍、楊山君將軍負責,我主要負責后勤。關于這些,我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想和你說一說,看你認為怎么樣”
諸葛豐道“朱尚書請說。”
朱善長道“前線的戰事,如果一戰抵定,自然是最好。只不過,我們這些后方搞后勤的人,卻是要充分各種情況,甚至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
“譬如,前線戰事僵持,亦或出現不利的情況,該怎么應對。”
“齊國建立三年多,實力愈發夯實,尤其栽種了多年的紅薯、玉米等糧食,如今我們齊國的糧食儲備,是完全不缺少的。”
“打大仗,打持久仗,我們齊國都支撐得起,更消耗得起。另外,一應的武器,我們的府庫內也完全不缺少,尤其這些年在工部的不斷改良下,武器也愈發鋒銳。”
“整體上來說,我們的后勤完全沒問題。我要談及的,主要是兵源問題。我打算,直接對外宣布,齊國即將和魏國、楚國開戰的事宜,然后公開募兵。”
“不過暫時募集的士兵,不是直接征兵參戰,而是作為預備的士兵。所有選拔上的士兵,全部登記造冊。”
“一旦前線需要,立刻通知下去,召集將士參戰。”
“再者,這一戰也需要全民知道。”
“所有的百姓知道齊國處境,才會傾力支持。而且我們對外宣傳時,就對外宣傳,說魏國和楚國聯合,已經屯兵邊境將要進攻齊國,我們必須要守住家園。”
“整個齊國的國內上下,營造出齊國被攻打的氛圍來,讓所有的百姓,都站在朝廷一方,都支持我們的這一戰。”
朱善長道“諸葛尚書,你意下如何”
諸葛豐聽到后,贊嘆道“朱尚書的考慮,是最周全的。如果前線順利,自是不需要后方再增加兵力。可是這一戰,涉及到幾個戰線,一旦任何一條線出問題,都需要募兵參戰。所以招募士兵,是合適的。只不過我認為,登記造冊一安排,并不怎么合適。”
朱善長道“為什么”
諸葛豐說道“一旦需要增兵,那么屆時的戰事,必然是不利的。如今招募士兵不難,可是局勢不利時,許多人或許會考慮危險,不愿意參戰。”
“到時候招募士兵不及時,反倒影響前線的安排。所以我們如今,暫時再招募十萬精兵出來,這十萬大軍就在臨淄城內操練。”
“以我們齊國的國力,即便十萬之眾駐留個月,消耗的糧食我們也能支撐。而且士兵一起,可以提前操練磨合,形成戰斗力。”
“只要是前線的戰事僵持,我們可以直接調兵,迅速投入軍隊作戰。亦或是不利,也可以直接把這一批士兵,投入前線馳援。”
“這樣一來,就不至于前線發生的不利情況,影響到招募士兵。提前招募妥當,和事發后再招募,情況完全是不一樣的,必須要考慮清楚這一點情況。”
諸葛豐道“朱尚書認為呢”
朱善長仔細琢磨一番,道“諸葛尚書所慮甚是,我贊同這一安排。諸葛尚書,可還有其他需要補充的沒有呢”
諸葛豐仔細的想了想,說道“還有一件事。”
朱善長道“什么事情呢”
諸葛豐說道“涉及到的糧草、兵餉、器械等,這些后勤補給,朱尚書一定慎之又慎。這期間,所有物資絕不能出任何問題,尤其是貪腐等事情。這種事情,你我都清楚。一旦出問題,就影響前線的戰事。”
朱善長道“我明白。”
頓了頓,朱善長道“既如此,我這就安排下去,讓人告知整個齊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