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暫時都自己思忖著,并沒有立刻做出決斷表態。
王奇沒有急著催促,說道“科舉一事,本就是要安排的。都說說看,你們對科舉事情,各自有什么想法”
朱善長道“陛下,開科舉一事,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按照這一策略推進,天下無數寒門人才,必然是踴躍而出。除此外,天下人才,必然不斷涌現,不會使得人才蒙塵。只不過,臣有一些擔心。”
王奇說道“擔心什么”
朱善長說道“臣所擔心的,是擔心天下的世家,會抵制這一事情。”
王奇眼神銳利,擲地有聲道“抵制什么難不成,他們敢直接殺人,要阻斷天下士人參加考核泱泱大勢,他們擋不了。另外,剛才周尚書已經說了,科舉一事,禮部專門負責的,有專門負責科考的官員,不受地方管束的,沒有人能阻攔。”
朱善長道“陛下圣明,既然是這樣,臣也就沒什么好擔心的。”
王奇看向其余人,道“諸位意下如何”
崔東山如今依舊擔任刑部尚書,他倒是想辭官。只是值此之際,王奇不放人,所以他暫時根本走不了,只能是留下。
崔東山道“陛下開科舉,這是極好的事情,老臣是認可的。而且這一事情,必須要推行下去,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人才的公平公正選拔。”
糜晃直接說道“臣也認為應該推進,即便是這些事情的安排,會耗費很多財力物力,但卻也是值得的。”
其余的人,也都是紛紛表態。
所有人都持相同意見。
王奇都已經表態,要直接推行,所以沒有人會阻攔。
王奇道“既然諸位都沒有意見,那么周尚書著手安排就是。需要配合的方面,你直接找其余人就是,各部全力配合。”
“臣遵命”
朱善長等人又齊齊回答。
眾人各自的事情闡述完,便各自告退,不過崔東山這里,他卻去而復返,回到了宮中,再度覲見王奇。
王奇笑道“老師,您先前不說話,現在重新回來說,可是有什么事情嗎”
崔東山點頭道“的確有一件事。”
王奇道“老師但說無妨。”
崔東山略微幽怨的道“陛下啊,林元崇都已經退了,都有人頂替他的官職。陛下您看,是否安排人,也頂替老朽啊刑部尚書的位置,應該是交給更年輕有精力的人負責才是。”
王奇道“老師,當初大周的官員,被趙乾屠戮了個干凈,然后剩下的官員,又被趙乾裹挾著離開。雖說留下一些官員,官職都太低。”
“如今朝臣,嚴重不足。”
“您老辛苦一點,干脆再干一兩年吧。科舉一事,您也看到了,如今正在一點點的推進,只要是科舉廣泛鋪開,有了充足的人員后。”
“那么您要辭官,我不阻攔。”
崔東山道“罷了,臣聽從安排。”
頓了頓,崔東山道“實際上,老朽還有一件事。”
王奇道“什么事情”
崔東山沉聲道“涉及到要廣泛開科舉,整體上來說,還需要更多的人讀書識字。唯有如此,才有更多的人有機會。”
“印刷術的推廣,使得書籍多了,印書容易,讀書相對容易許多。但地方上的書院不多,此前在齊國時,也在搞這一事情。”
“不過,一直不曾怎么推進好。畢竟涉及到的財力、物力、人力,都是力有未逮,不是輕易能完成的。”
“所以這事情,老臣認為還是要上心,要專門負責才是。國子監方面,需要重新設立。此前的齊國,設立了禮部,也設立了國子監,但國子監的權利不夠,不足以安排這事情。”
“如今,我認為可以提升國子監的地位,和一部并列,負責修建書院一事。天下不識字的人太多了,必須要讓更多的人識字。”
崔東山道“唯有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能走出來。”
王奇點頭道“老師所慮,的確是重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事,更是關系著齊國長久治安的。這事情,我立刻安排。”
當即,王奇安排人去通知國子祭酒杜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