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聽到要出戰,都是激動起來,所有人高呼不能忍。
一時間幾萬人的聲音,伴隨著吶喊聲漸漸整齊劃一,聲音直沖云霄。
這是一股浩蕩洪流。
聶封看到將士斗志昂揚的一幕,點了點頭,暗道自己出兵晚了。他麾下的所有將士,都有廝殺的斗志,都是想要一戰的。
因為聶封選擇鎮守,才一直鎮守不出,白白浪費了將士廝殺的銳氣。
好在,出兵為時不晚。
聶封任由士兵吶喊,等所有人的吶喊聲結束,聶封再度道“所有人收拾行囊,明日一早,大軍啟程,開赴鮮卑王庭彈汗山。此役不滅彈汗山,誓不罷休。”
“不滅彈汗山,誓不罷休。”
軍中的將士,也是紛紛高呼起來。
吶喊聲,一浪高過一浪。
聲音持續不斷。
聶封鼓蕩士氣后,便不再多言,轉而回到了軍中。
一天時間轉瞬即逝。
第二天大清早,軍中的將士吃過早飯,便迅速的收拾妥當,整齊劃一的出城趕路。軍隊出城,留下一批人鎮守縣城。因為徐無縣裝備大炮,士兵也配備步槍,即便鮮卑人來襲,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拿下徐無縣的。
至于行軍趕路的大軍,卻是陣型極為嚴謹。
軍隊的最中心,是行軍趕路的步兵。在步兵兩翼,有專門的騎兵策應。除此外步兵體系中,左右兩翼最外面的一層士兵,還配備盾牌、長槍。
如果來襲擊的敵人,先打破騎兵的防線,開始朝外圍的步兵防線來,也有盾牌兵、長槍兵,以及這些士兵使用手榴彈阻擊。
最中心的步兵,實際上完全不受影響,能穩穩繼續趕路。
這是聶封的安排。
通過這樣的方式,直接往鮮卑彈汗山的王庭去。只要鮮卑拓跋山率領的士兵,無法打破齊國士兵組建的防線,軍隊就會持續的繼續趕路。
在大軍出城后趕路,消息很快被鮮卑方面的哨探發現,傳到鮮卑軍隊的主將手中。
這一次來的鮮卑軍隊主將,名叫拓跋山。
他是如今新近崛起的拓跋氏將領,年紀在四十開外,體格魁梧精壯。在鮮卑國內,拓跋山是主戰派,建議對齊國用兵的派系。
原本鮮卑的兵力,因為王奇的殺戮,導致鮮卑損失慘重。因為后面有王宗熙的協助,鮮卑人一統各部,實力增強了許多。
按照當初原本的計劃,王宗熙幫助拓跋晨一統鮮卑各部后,接下來要把鮮卑人都納入齊國境內的,甚至要把鮮卑方面的主要將領,都遷移到齊國境內來。
只是因為連續的戰事,導致這些策略暫時還沒有實施,而后來海西帝國方面,竟安排了人來,不僅贈予步槍,還給了制造步槍的器械。
以至于鮮卑能自己源源不斷的制造步槍,雖說鮮卑沒有大炮,但有步槍后,鮮卑的整體實力上提升了很多。
恰是因為有步槍這樣的武器,鮮卑大王拓跋晨就開始飄了,派人頻頻南下劫掠。換做是以往,鮮卑人根本不敢南下的。
拓跋山一得到齊國出兵的消息,他當即安排人,把軍中的將領召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