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把拓跋山、拓跋晨等事情處理完,一切暫時便穩定下來。只不過這才僅僅是一個開端,接下來要建立遼州,還要筑城修建房屋,以及改變生活習慣,一切會有很多的事情。
這些事情,王奇就不去管,交給拓跋山,以及即將赴任的諸葛青山負責。
王奇暫時沒有打算離開鮮卑,畢竟涉及到鮮卑的改革,目前來說是最關鍵的。鮮卑順利過渡,下一步對高句麗、匈奴的改革,也就有了經驗。
所以,王奇要暫時坐鎮。
王奇如今安排下去做的,就是打通從幽州到遼州的官道,同時對所有的軍隊進行調整,把鮮卑的士兵整編納入齊國軍中。
時間進入七月下旬,諸葛青山抵達了彈汗山王庭。
在諸葛青山抵達之后,他和拓跋山首先的第一件事,是更改地名,彈汗山王庭更改為柳城,作為整個遼州的州治所。
以柳城為中心,擴建出遼州的各郡、各縣。
縣城定下后,涉及到的就是筑城,以及城內的規劃。
好在王奇傳書給諸葛青山時,書信中說了諸葛青山的任務,他這一次來,也帶來了大批的匠人,有這些匠人在,他就能穩步推進。
諸葛青山建城,更是通過拓跋山,協調了鮮卑拓跋部的百姓,讓百姓也參與進來。除此外,也抽調一批士兵參與,足足數千人參與筑城修建,所以才能迅速推進。
這一日,諸葛青山正在營帳中,處理著政務。
他如今作為一州的州牧,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忙得腳不沾地。遼州已經設立,但遼州的各郡各縣劃分,以及各地也要開始建城,也要開始效仿齊國境內,這就是需要一點點規劃的事情。
雖說這些事情,不是立刻要推進的,但規劃他必須要安排妥當。
一旦柳城事情結束,他就要布置下去的。
當然,諸葛青山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如今柳城縣的諸多事情處理妥當。唯有把這些事情布置妥當,他才能確保后續的穩定。
所以諸葛青山的事情太多,短短半個多月,他一下就滄桑了許多,整個人看起來像是快五十歲一樣。尤其在草原上,被曬黑了,皮膚干燥,更沒有半點士人風度。
自身的變化,諸葛青山倒是不在意,他只希望早些完成任務,不辜負王奇的厚望。
這是諸葛青山最在乎的。
在諸葛青山處理政務的時候,營帳門簾撩起,拓跋山急匆匆的進入。他見到諸葛青山后,說道“諸葛大人,情況不妙了,修建城池的那里,出了大事。”
“怎么回事”
諸葛青山驟起眉頭,連忙停下筆詢問。
他事情太多了。
王奇也在柳城這里坐鎮的,一旦發生什么問題,鬧到王奇的面前,那就是他丟臉,所以這一事情,是諸葛青山絕對不樂意看到的。
拓跋山深吸了一口氣,道“諸葛大人,事情的起因,是修建城池時,這些參與進來的鮮卑人和齊國士兵,伙食不一樣,是分開供應的。”
“然后,鮮卑人發現,齊國將士的吃食更好,頓頓有肉吃。鮮卑方面,卻是只有一點肉末,以及喝點肉湯。”
“可是有齊國的士兵,專門炫耀,乃至于甚至看不起鮮卑士兵,雙方發生言語沖突。齊國士兵倒是不曾出手,是鮮卑人先出手的,雙方打斗了起來。”
“然后,引發了更大的爭斗。這爭斗一起來,整個局勢,一下就不一樣。我已經連忙請聶封調兵穩定局勢,分開了爭斗的雙方。事情暫時是壓下來,可是沖突卻是還在。”
拓跋山無比的焦急。
他的內心,很是焦灼。
諸葛青山道“如果我記得不錯,供應的吃食,我是一視同仁。當初考慮到鮮卑、齊國士兵短時間還相處不夠融洽,才專門分開安排。且撥給的錢財,都是一樣的,吃食標準也是一樣的,怎么會不一樣呢”
諸葛青山的事情,實在是太多,而拓跋山作為他的副手,所以有一些事情,是交給拓跋山來負責的。
這吃食問題,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