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樸亦盛思考著后續思路時,卻是一名內侍急匆匆的進入,躬身揖了一禮,道“大王,太子殿下求見。”
“傳”
樸亦盛吩咐一聲。
在內侍去傳令后,不多時,一個二十開外的青年進入。
青年身高一百七十公分多一點,在高句麗來說,已然是生得器宇軒昂。他衣著華麗,頭戴金冠,腰纏玉帶,在大殿中站定后,青年道“父王”
來人名叫樸元啟,是樸亦盛唯一的兒子。
樸亦盛四十開外的年紀了,后宮也是十來個妃子,可關鍵是,他女兒生了一堆,就是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其他生下來的都是女兒。即便又兒子生下來,但因為年幼多病,都是早夭了。
樸亦盛道“太子,你來所為何事”
樸元啟說道“父王,兒子今天剛剛去府庫抽調錢財時,府庫的人,竟然直接拒絕了我。我如今要設宴款待來投奔的士人,如果連宴席都弄不好,還怎么招待這些人。這一情況,還請父王三思。”
樸亦盛聽到后,面頰抽了抽。
他這個兒子,好文人雅士,然后一對人就在一起高談闊論,一起洋洋灑灑談論治國之道。這樣的情況,樸元啟倒是樂在其中,可是樸亦盛這樣的老江湖看,這就是一起吹牛逼,一群人捧著樸元啟的臭腳罷了。
所以,樸亦盛專門囑咐了一番,禁止給樸元啟錢財。
樸亦盛道“太子,你是未來高句麗的繼承人。你要做的,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更要讓自己有判斷力,不能一群人來了,你都是無差別對待。”
“治國之才,那是極為罕見的,哪里有這么多的治國之才。這些人,依我看,都是一些濫竽充數的人。所以,朕掐斷了你的錢財供應。”
“每個月給你東宮的錢,并不少。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支,這實在是不妥當。”
樸亦盛有些恨鐵不成鋼。
要知道,樸元啟不小了,可是如今,卻是有些天真,更是太容易被騙了。
完全沒有王者的心胸城府。
樸元啟的內心,卻是不認同的,他皺起了眉頭,道“父王,我這怎么就不是干正事兒了如果沒有最基本的錢財,誰愿意為東宮效勞”
“齊國有句話,便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些人才要施展抱負,但也是為了利益來的。所以兒臣認為,該有的基本待遇,自然是不能差了。”
“如果不能多養一些門客,多養一些士人,對我們來說,肯定是難以發掘出更多人才的。父王,您就是一直窮慣了,所以摳摳搜搜的。”
“混帳東西”
樸亦盛一下就怒了。
原本如今齊國即將殺來,高句麗已經是危在旦夕,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可是在這時候,樸元啟還不省心,還要繼續搗亂,簡直是讓樸亦盛怒火升起三丈高。
樸元啟卻是梗著脖子,他昂著頭道“父王,兒臣所言,也是句句屬實的。如果你最基本的錢都沒有,怎么能驅使人才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這怎么能行呢”
樸亦盛咬著牙,更是內心憤怒,高句麗如今,都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可是他的這個兒子,還是不省心,還是一副要大搞宴會的模樣。
這樣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