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繼續浩浩蕩蕩的啟程南下,直撲平壤的方向去。
如今王奇的身邊,兵力已經前所未有的多了起來,抵近了十萬之眾,畢竟收降了金在山、鄭善躍兩路兵馬,這就湊集了五萬多精兵。
尤其是有諸多的政工部人員,全部充實到高句麗將士中,不斷給這些人做思想工作,所有人如今都是認可齊國,都是愿意為齊國效力。
浩浩蕩蕩的大軍南下,在南下走了不到二十里路時,就有哨探返回,稟報說通往平壤城的半路上,遇到了阻擊,有高句麗的軍隊在半路上借助高地阻擊。
王奇聽到這一情況后,下令大軍暫緩進攻,然后吩咐聶封帶兵前往解決。
事到如今,大勢已成。
區區阻擊,根本成不了氣候。
周子山心中琢磨一番后,他卻是忽然道“陛下,這情況有些不對勁兒啊。”
王奇道“什么意思”
周子山鄭重道“按理說,金在山歸順,以及樸元啟被俘虜的消息傳回,根本不可能再有抵抗的事情。只要是高句麗徹底亂了,不會半途抵擋。可是如今,卻是有軍隊在半路上阻擊,這就意味著,高句麗是鐵了心要抵擋,高句麗王樸亦盛,也是要直接抵抗到底的。”
王奇道“子山的分析,的確是有道理。高句麗方面,應該是鐵了心要抵擋。既然樸亦盛決定要死戰,那么接下來,我們是否可以論斷,這鄭善器方面,或許是樸亦盛的誘餌”
周子山道“暫時不確定。”
諸葛豐也是附和道“鄭善器的問題,還是需要更確切的消息。”
王奇說道“鄭善器這里,暫時就不管他。一切,按照我們的節奏推進。更何況,有了樸元啟在,也可以借此來對付樸亦盛。不管他是否真要是抵抗,都可以利用樸元啟的。”
周子山道“是這個道理。”
王奇想了想,道“來人,通知金在山來一趟。”
“是”
士兵得令,轉身就下去通知。
不多時,金在山來到了王奇的身前,躬身行禮道“金在山,拜見皇帝陛下。”
王奇說道“金在山,關于鄭善器這個人,你知道嗎”
“知道”
金在山說道“陛下,論及關系,我和鄭善器是同門師兄弟,我是師兄,他是師弟。我和鄭善器,都是師從于大將軍乙支文雄的。”
王奇道“你說說,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金在山仔細的想了想,便道“鄭善器的性格,為人挺仗義的,另外很鮮明的一點,就是他極為孝順,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
“鄭善器也有能力,文武雙全,只是這個人,有些時運不濟。他有能力,問題是每一次上戰場,他都是沒能打贏,都是吃了敗仗。”
“以至于蹉跎了幾十年,時至今日,也只是一個鎮守南城門的將軍。”
王奇聽完后心中大體明白了過來。
這一切,還是看鄭善器的母親,當然有鄭善躍的影響,相信鄭善躍撰寫書信回去,那么鄭善器的歸順,倒是多了幾分的真實。
王奇沉聲道“關于鄭善器其人,聽從了鄭善躍的勸說,已經派人傳來書信,表示他會打開南城門,迎接大軍入城,這一事情你怎么看”
“應該不假”
金在山鄭重回答。
王奇道“理由呢”
金在山說道“眾所周知,鄭善器的母親柳氏,對小兒子鄭善躍很是疼愛。同時,柳氏其人,很有些手段,但更是趨吉避兇的老婦人。”
“她這樣的人,不懂什么家國大義的,只知道家族的利益。所以有鄭善躍的勸說,柳氏肯定會心動。鄭善器考慮到家人,尤其是考慮他的母親,所以我認為,鄭善器的歸順不是弄虛作假的。”
王奇道“但愿如此。”
王奇擺了擺手,金在山就轉身退下。
王奇又等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前方已有哨探返回,稟報說路途上占據高地的高句麗士兵,已經是被徹底擊敗,大軍可以繼續趕路了。
王奇大軍再度啟程,十余萬大軍的行進,形成了一股浩蕩洪流,根本就無法阻攔。即便是南下途中,又遇到兩撥阻攔,可是,都是輕易被擊潰。
十月十二這一日。
王奇率領的大軍,已經是兵臨平壤北城外。
大軍抵達了后,暫時并沒有進攻,王奇卻是安排了人,把樸元啟捆綁在了木樁上,然后讓人高呼樸亦盛出來一見。
在王奇麾下的士兵吶喊后,城樓上,樸亦盛他看到了城外的一幕。